翻开日历一看, 2015年8月23日,处暑。再炎热的南方也被这秋天第一阵风吹来了一丝清凉。即使高温依然持续不断,但早晚温差大,也让每个夜晚变得好睡。 抚州,算得上江南的地方,因为一个工程,让几百号北方的汉子生活在了这里。记得我初来的时候,农历还在正月里,天天下雨,阴冷的天气让人在屋子里待不住,买了厚厚的棉鞋穿,却依然感觉冻脚。一个半月多的不好天气,终于晴了,被子发了霉,人也生了病,那段时间里,感觉特别难受。 一次在上班的路上,遇见了一个施工队的师傅,年纪大概在50岁不到,离老远对面走来,走一步顿一步的。走近了,才发现他是腰扭了,不敢大动作,只能小步的移动。跟他简单的说了两句,问他为什么不让别人骑车送他回宿舍,他只是笑笑说不麻烦别人了,自己可以走。望着他慢慢离开的背影,突然觉得心里酸酸的,原本已是快要享清福的年纪,却远离家乡,辛苦挣钱。如今身体不适,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可以照顾他。 去办公室的路上经过我们的施工区域,那一天,我才发现,施工师傅们是多么的辛苦。原来一件工作服穿破成那样都不舍得扔掉;原来饭菜是可以蹲在路边,就着来往车辆扬起的沙土一起吃掉;原来午休是可以找个有棚子的地方就可以席地而睡……之前我在其他地方工作的时候也不是不知道这些情况,但是当这一切就是这样毫无预兆的出现在我面前时,感觉像是多么稀松平常的事情时,我还是有些怔怔的。 那时初夏时节,项目部还没有安装空调,我也开始觉得有些闷热。闲暇时跟同事们聊天,说要是等到热的受不了了就请大假回家待过热天再回来。施工队的一个小队长常去我们办公室打印资料,平时挺聊得来的,一天中午下班正打算关门,他过来忙说“能不能别锁门,想中午找个凉快的地方睡觉”。后来聊天中才得知,因为是乡村用电少,电压带不动那么多空调,晚上用电高峰期居然连电风扇都不能同时扇,生活用水都没得用。我很震惊,真的无法想象他们一天天是怎么熬过来的,如果是我……从那之后我便再没有说过受不了天热之类的话。 经常上班和下班的时候会遇到一个个子不高却长得挺可爱的施工队师傅,他每次路过我身边都会对我说“领导,上班啦”、“领导,今天怎么不骑车啊”、“领导,快下雨了走快些啊”……我都只能报以微笑,简单的答上一句。可是转过头来问自己:我是领导吗?我有什么能力领导他?是安装工艺上的本事,还是改善他们的生活状态?是让他们吃多穿好,还是做些什么事能帮助他们……对,做些事情帮助他们。也许在施工区域里根本没有我可以做的事情,但是不代表我真的什么也不能为他们做。 一天施工队里负责人员培训的师傅到办公室核对施工人数,闲聊中说起自己前几天手机就欠费了一直没时间交话费。我过去对他说,我帮你吧,我手机可以充值,马上到账的。他很高兴,那种感觉就好像我帮了他一个天大的忙似的。我也是第一次觉得,原来便捷的网络不仅仅是让自己方便生活,也是可以助人为乐的。 施工队的小队长连着工作半年终于有时间回家休息了。他很开心,也很纠结。每天穿着工作服,又脏又破的,都没个像样的衣服回家。来抚州这么久了只去过镇上两次,市里一次没去过。我们几个提议让他在淘宝网上购物,还帮忙出意见,给他选择既好看又实惠的。连着几天,从上衣到鞋子,全身买了全。东西收到的时候他很开心,一上班就急着给我们几个小年轻们看。诚然,东西不是什么贵重的,但是合心意就好,不是吗。 渐渐地我们几个和施工队的工作人员们慢慢熟稔了起来,渐渐地我们给予他们的帮忙越来越多,其实他们是需要这些帮忙的,别看小,平时觉得不在意,容易忽略,但当你真的走进他们的时候会发现,其实他们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是工作上的分工。看待他们的时候不再是上下级的感觉,而更多的是信任,如同朋友般,简单,用心。 这半年的时光,虽说弹指一挥间,但我也学习到了很多新东西,感悟良多,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让自己的脚更踏实的踩在地上了。曾经有朋友说过,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工资,更多的是为了学习,提升自己。我相信,我会继续努力的。 今日为自己的一线生活写下点什么,与君共勉。 为一线员工们点赞! (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 张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