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农电之窗 首页 农电家园 农电文艺 查看内容

民间故事--诗 僧

2015-9-14 18:40|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858| 评论: 0

摘要: 诗僧讲述人:曾华培编撰整理:青世龙 川西什邡县出高景关有一江,一河向东流,江名石亭江,河名白鱼河,江河相隔三里多路边,什邡、绵竹两县以江为界。这石亭江的水在夏秋两季,洪涛翻滚,雷霆万钧,煞是可怕,其余 ...
 诗   僧
讲 述 人:曾华培
编撰整理:青世龙

     川西什邡县出高景关有一江,一河向东流,江名石亭江,河名白鱼河,江河相隔三里多路边,什邡、绵竹两县以江为界。这石亭江的水在夏秋两季,洪涛翻滚,雷霆万钧,煞是可怕,其余皆乱石横江,滴水全无,行人皆可穿江而过,而白鱼河却温文尔雅,波光粼粼,平淌而流,浅的地方无需舟桥,可涉水而过。在江河相隔之地两路口地界有一座古寺,因这里是八代禅宗马祖出生之地,所以这座古老的寺院叫作“马祖寺”,这里供奉着马祖金身神像,山以风云贵,庙因道法名,虽然此寺历经风云变幻,劫难重重,却依然香火旺盛,声名远播。
      很久以前,这里来了个十五岁的少年落发为僧,取名“素心”,后来分在伙房负责挑水煮饭事务。在他十八九岁的时候,一天早晨,来白鱼河挑水,突然间见一个少女在河对岸跺脚,看似想过河却不敢下水。因白鱼河此处最浅,一般的时候都可以涉水过河,昨晚刚下过雨,河水涨了一些,作为男人家涉水毫无问题,女娃子家胆小,此时涉水就非常害怕,看见少女犹豫、焦急的样子,素心本着佛门救苦救难的菩萨心,脱掉僧鞋,挽起裤腿,将少女背过河来,少女对她嫣然一笑,道谢后离去,素心挑水回寺。
      吃过晚饭,开始做晚课,不知怎么的,素心手敲木鱼,少女的影子一直在他脑海中盘旋,由清晰到模糊,又由模糊到清晰,如此反反复复,更后悔没有问一下少女姓氏名谁,家住何方。于是手上在敲木鱼,心中开始作起诗来,“少女河边隔岸愁,小僧暂作渡人舟------”。
      原来素心俗家姓陈,祖上是一个诗礼之家,在当地很有名望,落到祖父时家道败落,他降生母亲难产死去,父亲给他取名为“难生”陈难生五岁时父亲已沦落为私塾先生,陈难生便在父亲的私塾课堂中读书,父亲对自己的孩子要求特别严,那些年注重的是诗词歌赋,所以在陈难生十五岁时,他的诗词歌赋已相当成熟,虽不敢说见山讴歌,遇水留题,却也能即兴赋诗,提笔作文。谁知隔壁一场火灾殃及池鱼,陈难生家三间旧房子被烧得精光,父亲一气,加上积劳成疾撒手归西。刚满十五岁的难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到马祖寺,老和尚给他取法号“素心”,意思是忘却过去,六根清净的意思。出家时曾作七绝诗一首:
无端尘世起飞烟,富贵荣华作等闲,
舍去功名求大道,追随马祖坐蒲团。
     马祖寺老和尚见他很有惠根,刻意雕琢,磨练,以便将来接管住持职位,光大佛法。晚课念的什么经素心全然没记,尽在作诗,晚课完毕,当然一首七律诗也作好了,全文是:
少女河边隔岸愁,小僧暂作渡人舟。
先将素手拉花手,后把光头挨凤头。
蝴蝶绣鞋浮水面,碧荷倩影逐波流。
别时回目嫣然笑,两可无缘各自休。
       当晚,素心彻夜难眠,研究诗文。认为这首诗是他平生作得最好的一首,无论意境、格律、音韵、平仄都属上乘,惟独其中“无“字”经过反复推敲难定,说“无”,为什么偏偏又遇上,反而背她过河,临别还留下嫣然一笑。说“有”,为什么连她名字和家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没问一下呢?于是乎,素心一连几天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嘴里总是“有、无,无、有”,这几天,老和尚看在眼里,心中知道这个徒弟心思了,深为不安。
       一天老和尚将素心召集全寺僧众,将素心叫到大殿,跪在马祖金身神像面前说,“我佛历代高僧大德,芒履袈裟,苦海无边,万千磨难,凤凰涅槃,方能成为正果。徒儿年轻力壮,正是历练之时------。”
     于是将佛门戒律当众重申一遍,交给素心瓦钵、袈裟,叫他到各地庙宇去挂单磨砺。
      其实素心并非真动了春心,而是他作诗成癖,在研究合适的字、词、意而已,当然研究“有无”两字时,总是浮现过河姑娘那嫣然一笑。素心出得马祖寺来,历经千里步行,受却万种磨难,素心的心境得到进一步的空灵,佛学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他无论到峨眉、少林、五台山等名山大川,丛林古刹,素心都要作诗,举一两三首以飱读者:
          寒山寺挂单
面山临水碧波清,古寺深幽别有情。
晓起神游闻玉笛,夜来静卧听钟声。
千年石壁观名句,百尺江滩弹古筝。
秋重枫桥天正好。何须烦恼叹人生。
峨嵋山挂单                               
云鬟凝翠铸峨嵋,鬓黛遥妆世所痴。      
绝壁半空悬古寺,削崖千仞啸天姿。      
云涛雾海已惊诧,佛坐光环更觉奇。      
举步登临金顶上,虹霞伴我谱新词。      
乐山大佛
端坐蓝天旷宇旃,虔诚默默一千年。
胸怀大肚容沧海,宝象奇躯裹雾烟。
滚滚惊涛流足趾,巍巍峻岭搁头肩。
经风冒雨浑然是,放眼乾坤任变迁。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晃就是三十多年,素心游历了很多名胜古迹,受过很多高僧大德的点化,诗词少说也积累了千多首,但“有、无”二字终无定笃。
这天,已经快接近花甲的素心和尚回到了什邡马祖寺,先前的师父老和尚早已圆寂了,寺中的现任住持拿给他老和尚圆寂时留给他的一封信,素心打开一看,也是一首七绝诗;《记意素心徒儿》
烦恼萦心问有无,若还明白即糊涂。
凡尘尽在虚空里,放下当知大道殊。
      素心看了师父留给自己的诗句,如醍醐灌顶,灵台通明,几十年的“有、无”的真谛实际上尽在“放下”二字,放下一切,忘掉一切,素心进入马祖寺的藏经楼,全身心地投入博大精深的佛学研究中,成为了一代高僧。
      由于和尚背少女过河具有一定的戏剧性,有些文人进行了再创作,就在前几年的《龙门阵》刊物上也出现过书生背少女过河的故事,但与素心的故事已经大相径庭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全局 右下角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