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过去一段时间了,想起同事和朋友谈论起中秋节要买箱月饼去看看老人、看看朋友或者是走走亲戚,听着他们细密的计划,我也受到了那种浓浓思念之情的感染,开始计划着中秋节去看看父母、走亲戚,看的时候,一定不能少了月饼。 也曾记得在每天上下班途中,总是忍不住多看几眼街道商店门口摆出一摊又一摊的月饼,招徕着大街上的行人,行人们走到摊前,询问价钱,用心看着月饼的质量,看中后,他们就会与卖家热情地谈论起价格来。如今的人送情月饼不是米旗就是软香酥,很少看到儿时的那种普通月饼,那时的月饼做工用花生、冰糖、芝麻等优质材料做的,外型看起来犹如刚开的花朵一样漂亮,吃起来味道也是纯天然的独特,而现在的月饼没有了那种特殊的味道和好看的外型,和我们平时吃的点心没什么区别。儿时的中秋节当天,当夜幕降临,一轮皎洁的明月升起来的时候,父母便会在灶台设立香案,摆上应时的瓜果,如枣、梨、苹果、葡萄等,还摆上节日的特制食品——月饼,此举就是相传已久的拜月。中秋拜月,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寄托着人们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祝福和思念。在拜完月后,我们全家围在一块吃着瓜果和月饼,八月十五日晚上的月亮,是那样的圆、那样的明亮,特别有欣赏的意味。而现在中秋节气氛却没有了儿时那种热闹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