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有经商行业以来,商人便分为“坐贾”和“行商”两类。坐贾,顾名思义,就是在闹市街头开店铺,坐等上门客做生意。行商,则是主动上门,四方游走,哪里有需求,就到哪做生意。正是诸多“行商”才成就了“丝绸之路”,中国人生意做到了遥远的西方。联想到今天的电力营销工作,笔者认为,时代变了,现在已是买方市场,用电营销工作更应该注意需求侧管理,一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坐贾”经营理念,在日常的用电宣传中更应该做一名副其实的“行商”。笔者认为电力“行商”之“行”在当前至少应包含以下几重含义:
一、销售策略上的主动性。电力营销工作在当前更应侧重于需求侧管理,只有主动和用户沟通才能了解用户需求,才能按照用户的不同用电需求,给他们量身定做,配置不同的用电“套餐“。这些是“坐贾”所做不到的。
二、服务对象及范围上的广泛性。当前的用电宣传,大多拘限于城区范围的宣传上,对象也大都限于城区用户,对于广大农村的用户,宣传并不是很到位。其实只要走村串户地宣传,农村的用电增长还是存在很大的潜力。一方面很多农村用户不了解具体的用电知识和政策而已,另一方面,许多用电宣传材料却躺在供电营业所里睡大觉。所以加强农村用电宣传是成为“行商“的当务之急。
三、时间上的长期性。当前的宣传通常只是在营业网点附近放一两块宣传广告栏,内容长期不更换,或者是在3.15之际上街搞宣传,过后就没了,不能持之以恒。如此用电宣传能有什么效果!
四、形式上的多样性。这个多样性指的是宣传手段、方法的多样化。比如通过媒体做广告,电杆上、公汽上、电费发票上、电力工程车上等都可以做用电宣传,就是人们日常用品如茶杯、香烟盒等也是可利用来搞用电知识宣传的。总之,只要有效的方法,我们就应努力去尝试。
五、目标上的有效性。用电宣传终极目标是促进安全、方便、优质的用电,实现供用双方双赢。以上四项均是围绕这一最终目标而展开。目前电力是所有行业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程度最大的行业,但也算得上是人们最不熟悉的行业之一,这与原来我们的用电宣传的力度、深度及广度不够,只注重宣传的形式和新闻效应有关,宣传缺乏实效,流于形式。
总之,时代的发展已注定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坐等上门客的“坐贾”经营方式不适用了,只有主动上门,急用户之所需,努力寻求商机,加大宣传力度、深度和广度,才能卓有成效地促进电力需求量的增长,从经营核心理念上实现根本的转变,成为新时代的“行商”。
|
上一篇:电与"射雕"下一篇:电网企业应实行股份制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