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4817|回复: 0

走进基层 感受精彩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发表于 2011-11-12 23: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河北保定
银线传真情,边疆月更明。今年中秋节期间(9月10日至13日),笔者深入新疆基层电力企业一线,到供电营业厅、员工生活区、农村供电所、施工现场等地,实地感受普通电力一线工人的实际工作、生活,亲眼目睹和见证了基层电力企业精细服务、攻坚克难、甘于奉献、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并通过新浪微博、中国电力新闻网、中国电力网络电视、中国电力报等进行了全媒体的报道。
那扎实的工作作风,那默默的奉献精神,那乐观的和谐氛围,那浓浓的关爱体贴,只有走进基层的新闻工作者,才能感同身受。走进基层,感受精彩!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蓝天,白云,葳蕤繁茂的树木,奔走的羊群,清爽的风,这一切在新疆布尔津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喀纳斯供电所哈萨克族员工吾兰眼里早已不是什么风景。喀纳斯的绚烂风景招徕了四面八方络绎不绝的游客,而伴随吾兰和他的同事们的,是守在大山里面的孤寂和忙碌。
这个号称中国最西北的供电所担负着喀纳斯、贾登峪景区两个地方游牧民及企事业单位数百户客户抄表、收费、运行维护等工作,
吾兰8岁的儿子,中秋节放假前两天,天天给父亲打电话就是打不通。9月12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父亲给他和妈妈去了电话解释:“这两天在大山里巡视线路、检查安全用电,一是忙,再一个信号也不好。以后不用打,我闲了就打给你们。”
这也让笔者想起来此次新疆之行前,在提前度过的中秋节家宴上,女儿那疑惑的眼神,“爸爸要去看望一下在艰苦地方工作的叔叔们!”对于父亲的依偎和陪伴,我想,女儿和吾兰8岁的儿子同样热切地需要。
他们介绍,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就拉上五六袋面粉,搞一些土地和大米,再买两只羊,进山!用他们的话说,像牧民一样找他们的“冬窝子”。大雪封山,一个冬天几乎不出来!
同行的新疆阿勒泰电力公司政工部主任刘强是摄影发烧友,他告诉笔者,这些供电所员工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状态,原始森林的粗犷和深山牧民的游荡,在游客可能是一种别有风情的美景,在他们是长年累月的面对,是默默无闻的奉献。他每次下基层到这来,都是一次锻炼和教育。
我用新浪微博直播了中秋节上午喀纳斯供电所员工的工作,介绍了他们工作的特点。“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报社副总编辑郝兴国即时看到我的微博后回复。
和谐是一首不老的歌
当我看到昌吉电业局的办公楼里面有了专供员工休息的茶吧,看到奇台供电局的家属院里男女老少的欢聚,看到昌吉电业局杨振(技术能手)工作室的工作成员追求进取的时候,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在基层,有一种无形的情愫会感染人,有一种细致的关爱可以温暖人,有一种创新的氛围可以激励人。
机关员工长期坐在办公室内,一天工作下来会头晕眼花,腰酸背痛。昌吉电业局工会将图书阅览室进行改造,增加了吃点心、喝茶的空间,专门安排人员在特定的时间为员工煮点奶茶。这样以来,员工可以借助工间操休息的时间,到这里来喝喝茶,看看相关报纸、书籍,放松一下。这种人性化、休闲化的工作调节方式深受员工们的喜爱。
在奇台供电局,笔者遇到了一种奇特的过节方式:为了庆祝中秋节,住在一个小区的家家户户都端菜到院子里来,像百家饭的形式一样。员工一家人全部参与到这场聚会当中,大家一起聊天,一起喝酒,一起跳舞,其乐融融。局长告诉我,局里面很多矛盾问题都是在这个场合得到了解决,很多发展目标也都是在这样的场合达成共识。
写新闻需要有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基层工作也是需要一些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促进、来保障。道理是相通的。那种板着面孔的姿态,教条式的思维,程式化的套路,僵硬的主题,枯燥的语言等,是干任何工作都应该摈弃的,也是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需要彻底颠覆的。这是笔者这次中秋走基层过程中不断深化的感悟。
干工作也是工艺活

又是几个小时的颠簸。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偶尔有车过后的尘土飞扬。巍峨铁塔高高擎起纵横南北的条条银线,走进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的五彩湾,电网是最鲜明的地标。
“针对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昌吉电业局专门成立服务对口支援新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收集分析各地项目建设规划资讯,超前做好支援项目前期、施工、生活等供电服务。”昌吉电业局局长马少寅告诉记者。
五彩湾地区是近年来新疆重点发展的特色区域。据了解,通过建设瑶池、五彩湾、吉木萨尔、岌岌湖、奇台等6座220千伏变电站已经形成准东煤电煤化工基地供电格局,实现五彩湾地区电网全覆盖。但是,随着准东开发区入驻企业的不断增多,用电负荷增长,现有电网不能满足需求。为此,新疆电力公司开始实施220千伏五彩湾变电站增容改造等电网补强完善工程。
走进220千伏五彩湾变电站,里面有点沙场秋点兵的味道,各个工种繁忙有序。虽然是中秋节的傍晚了,但是高挂的太阳还是让施工项目部的负责人、昌吉电业局大明德电力公司总经理李忠大汗涔涔。胡子拉碴的他介绍记者体验安装母线的相关工作。
一位施工人员正把母线相关环节联接并把两侧螺丝拧起来。记者接过扳子笨拙地拧完一侧,紧接着去拧另一侧,拧到另一侧拧不动。本想已经结束,没想到现场施工人员接过扳子,把我拧紧的一侧松了一下,把两侧调节到匀称的程度。“这就是施工工艺。”李忠讲解道:“施工要打造精品工程,既安全又要美观!”
紧接着,在构架下面,记者跟现场施工人员一字排开,边抬头愁眉看着高高构架上接应母线的施工人员,边用双手托举着传递事先做好的母线,按部就班地完成母线安装。
苦累他们不在乎
在变电站内燥热的阳光下,业主项目部负责人、昌吉电业局副总工程师康玉函,在向记者介绍工程情况的间隙,问道:“你们是不是觉得我脸上特别白,是这样的,为了防晒,我一个小时抹一次防晒霜,可是3个小时后防晒霜就不起作用了,所以就泛白。”
因为是中秋节,工地提前一个小时下班。但是李忠的工作依然没有结束。不到十分钟他就接通处理了4个电话。“领导指示要解决员工洗澡问题,我们刚买了热水器,还得找人调试,可是刚才打电话,人来不了了。”李忠为不能在中秋夜解决洗澡问题而遗憾。
为了忙活一顿像样的中秋团圆饭,厨师余江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招数,一个咸拌花生米让大家赞不决口。唯一的女员工、32岁的维族资料员早日古丽,说起男同事们让肉给她吃的情节很是幸福。曾经累倒过的项目经理唐一柱,频频举杯敬领导、敬同事,仿佛在释减多日来的劳累。退休后返聘的、62岁的工程监理冯卫亮默默地在低头咀嚼,或许饭菜让他勾起了对亲人的思念。
“中秋佳节应该是与亲人团圆的日子,大家为了电力建设作出了自己的奉献。我敬大家!”在简单的饭菜面前,康玉函举起茶杯说道。头顶月华如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样在一个中秋之夜,同样在五彩湾这片热土,唐代大诗人李白早已为这些电力建设者们表达了浓浓的思乡情!




上一篇:成立三新农电工司员工的心里话
下一篇:辉映节日的华彩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