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出发,目的地伦敦,方案一:飞机直达,一步到位,又快又省钱。方案二:北京飞到乌兰巴托转机到莫斯科,在转机到德黑兰,又转机到……,最后从巴黎飞到伦敦,方案二不但花费多,而且用时长,又累还伤精神,一般选第二方案的不是去玩就是头脑有问题。 现在来看农村配电网的“目的地”是什么,我认为是绝缘化,电表集抄可费控,供电半径500米左右,特殊地区不超过700米,电压正常,变压器负载60%左右,无安全隐患等。这个“目的地”完全可以按现有台区为单位,一个个解决,按台区一步到位,但我们农村配电网建设选的却是方案二,分成几步解决。请看: 一帮人更换下户线后走人,一段时间后第二队施工更换电表,又来一帮施工队增容变压器,又一队加点低压线路,还有把原台区一分为二增加变压器施工的等等,这还没完,更换电表后能集抄了,但以后还要建设费控,然后还有老台区也要由裸导线更换为绝缘线。一个台区前前后后要经过几帮施工队的改造,各做各的事,那管后人怎么做,这样的建设合理吗? 有人说农村地区地广人少,建设的资金有限,要改造的地方太多,不能专改某一地区,只能像撒“胡椒面”样一处来点,自然就不能一步建设到位,但如细细想来,一个台区分几步改造分段施工其实更浪费资金,一步到位的改造才是最节约钱的,比如: 第一个施工队更换完电表,如第二个施工队要更换电表箱,就要把电表拆下再安装在新表箱中,一块电表安装两次,增加了工作量,人工费自然要增加,而增加的人工费最终还是由电网建设资金中出。 再比如,先更换完下户线后,台区改造一分为二,新建一台变压器及线路,那原已更换好的下户线又要从旧电杆移到新电杆上,不但增加了工程量,而且有些下户线不够长,按规定下户线不能有接头,于是才更换的下户线又得重新更换一次,这不光是增加了工程量,还增加了物资浪费。这还只是施工队增加的工程量及材料,还不包括供电部门多投入的人力,比如每来一帮施工队,供电所的都要带其到现场,还要介绍政府部门人员相互认识等等人力投入。这就是分段建设增加的支出,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就不一一说明。农村配电网建设的资金说少,但也是以亿为单位,说多,分到每个县,每个供电所,每个台区,也没有多少,也就是“胡椒面”那点而已,一个台区分段建设造成的重复施工浪费一点,每个供电所上百个台区,每个县,每个省数万的台区浪费的钱加起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本应节约每一分钱,但我们却选了一条浪费之路。 所以农村配电网建设最节约的方式就是一步到位,分段施工等于分段浪费,这道理领导们不明白吗?我看未必,分段建设的原因应有几下几点。 钱少地方多,农村地区有不少一二期农改的,经过一二十年的运行,其线路设备早已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急需改造,但资金只有这么多,不能厚此薄彼,只能每处分点,造成原一个拳头的打击变为五个手指戳人,资金的分散造成力量的减弱。 手中掌握资金分配权的领导,也要承受各方的压力,上级的、同级的、下级的、“婆婆们”的、也许还有各地用户的,怎样分配比国际象棋比赛还伤脑筋。 各地的经济建设要电力,贫困县建设要电力,贫困户发家至富要电力,美丽乡村、基础建设等等一切都要电力,资金只有这点,相同的条件,谁敢只给你不给他,压力太大,也只好一处撒点“胡椒面”。 一步到位工程量少,分段施工工程量多,在电网上吃饭的多了,监理、设计、施工队、材料厂家、自然还包括……,工程多大家都有肉吃,工程少也许有人只有汤喝。 分段施工不可避免,不管多数台区,让少数台区一步到位改造也不现实,那为何不取个中间的路?少部份资金用于台区日常维护,不要出现大问题就行,然后用大部份资金按紧急度依次先后一步到位改造。此办法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先改造的台区用户不会说啥,但还未得改造的台区必然意见多多,这就要我们的众多领导能顶住压力,而不是把压力推到基层。 为了多节约钱把“胡椒面”撒得更匀一些,领导们要求台区改造不能“大拆大建”,但由于没有相关文件解释何为“大拆大建”全靠各人理解,于是有人就理解歪了。 不能“大拆大建”的目的是为了节约资金,但有些人的做法不但不节约,反而造成了更大浪费,先看“大拆”。 为了防止“大拆”,上级们下达了拆除指标,某批工程建设量为多少,只能按比例拆除多少旧线路,不能突破。于是基层为了不突破拆除指标,应该拆除的旧线路也不拆了,或把旧线路搭接到新线路上,或旧线路不通电,造成新旧线路并存,这就像一个帅小伙,上身一件名牌西装,下身一条破洞牛仔裤,穿双拖鞋,不伦不类。难看还是其次,主要是旧线路本身安全隐患就多,万一那天造成农触事故,节约的三两文钱根本不够赔。在从长远看,旧线路几乎是裸导线,农网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绝缘化,也就是说,现在不拆,将来还是要拆,还是要钱,而且要得更多,现在不拆旧线路,好像是节约了,但从长远看更浪费。所以,我们应明确一个目标,这就是农村电网建设的最后目标……绝缘化,智能化,标准化。在这个目标范围内的,该拆就拆。 再来看“大建”,有些台区改造将就旧线路,新线路没有完全覆盖台区,这就是防止“大建”,为的也是节约钱多撒“胡椒面”,这和“大拆”是一个道理,短期节约,长期浪费,因为没有新线路覆盖的地区,将来还要改造,也就是一个台区多次施工,造成更大的浪费。所以道理与上相同,为了农村电网建设的目标(绝缘化,智能化,标准化),只要在这个标准内的建设都不能叫“大建”,而叫“应建”……应该建设。 投稿作者:无名老电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