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742|回复: 0

大横山穿越记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发表于 2011-12-22 14: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
W020111123409694181563.jpg
  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晚些。还不及送走秋天,冬就伶伶俐俐地到了。只是,气温的变化细微,至今仍无寒意。城市中的四季在高楼林立、尾气纤尘的严裹覆盖下,渐渐地景况难辨了。今昔是何季?不由得黯然了。
        山里的初冬,应该有着别样的景致吧,何不趁着爽洁的气息感受此季。清早,暮霭沉沉,预报无雨。车子出了城外,细细密密的雨点迎风起舞,顽皮地蹦跳在前挡玻璃上,才知,下雨啦!欣喜的是,阴晴就在瞬间,转过这一地,抑或是阳光明媚。隔着车窗,擦肩而过的风景也是值得留恋的,河塘里有鹅鸭嬉戏、牛儿在田间悠然地咀嚼着青草、偶尔飞起落下的不知名的鸟儿,在为搭建家园而往返辛劳或是正赶往另一个温暖的地方……自然界的一切,对囿于城市中的人是难得一见的风景。关于旅行,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以为,旅行的乐趣不在乎去哪而在乎途中放松了心情、收获了风景、体味了人生。
  我们即将去的地方是明光市南部境内,距市区数十公里处的大横山。相传远古时期,天神杨二郎担山追日,鞭将一座原本完整的山,抽出三段,即分为大横山(底部),山腰处为小横山(明光市石坝境内),山尖即为岱山(定远县境内),大横山由此而得名。大横山方原数十公里,海拔两百多米,山势平缓,却因火山喷发后留下的一片红色山谷与奇石格外引人注目,人称:红石五谷。据说这谷中藏有玛瑙、玉石。我们一行人中有喜爱收藏的玩家,自然少不了一番挖找探究,兴许是我们运气不佳,除觅得几枚形似卵石的石头,经鉴定为石英石外,基本上一无所获。这一大片赤霞色的且刻有螺旋纹理的大小奇石藏于山林之间,任凭岁月流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扎根于故乡红色的沃土,今得一见,是缘。她们更像是一群面戴薄纱的仙女,想必不能轻易示人,我们每登上一块巨石都如临仙境,驻足留恋处回首眺望,那矗立于众石之间的凸起的石峰好似大荒山女娲补天时留下的那枚“顽石”,灵气乍现。此时的大横山是否如“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的寓意一般,如虚幻境。
  穿梭于灌木丛中,我们冲出了一条“血路”,之前根本无路。只为寻着来时当地人指引我们的宝塔,内心平添了几许神秘。探险或是寻宝?途中,我们跋涉得艰难。因为初涉此地,之前也未备干粮,徒步穿越让我们一行人在饥饿中度过。好在,有幽默开道,踩着满地绵滑松软的落叶,一路欢歌。终于,一缕暖阳穿透林间,洒在我们的头发上、脸上、眉间……我们大可尽情地享受着自然赋予人类的馈赠,竟忘却了先前的一切烦恼。前方,闻犬吠,终于来到了之前苦苦找寻着的“法华禅庵塔”,此塔隐于灌木茂林之间,一位叫智永的守塔僧人,向我们介绍了塔内三块石碑上的碑文,虽为今人的笔迹,但其中一块碑记原文如此:“华禅庵伏承持戒信士杨智杰、母亲智善李□,因洎家眷等。庆遇胜缘,谨捐净财,恭入本庵,建造兴慈宝塔第一级。集斯胜利,上荐先考,不求人天福报,愿结净土正因。更祈业消冤解,身心以获轻安梦觉,云收位品,径登极乐,存亡俱益,思有均资,见闻随喜,同圆种智者。大元至正(公元1350年)十年七月十五日住庵释法圭题。”
  看罢,我们朝塔前走去,只见灰色砖墙包围保护起来的宝塔,历经岁月沧桑,苍苔斑驳处透着破败,塔身损坏处有修复填塞的痕迹。这座始建于元代的楼阁式砖塔,现只存有两层,残高11.2米,平面为六边形,边长4米,原有木制副阶(已毁)。看罢这些,不禁心生感喟:斯人走了,慈悲犹在;庵塔颓了,神明永远;大横荒了,风华不朽。
  兴尽下山。当大家纷纷戏说饥肠正在闹“起义”时,适才想起我们差不多一天没进食了。幸好野外有农田,少不了瓜果啥的,饥者不择食,山芋田里农户已经扒拣过后依然不断地有惊喜出现,山芋被我们陆续扒出,来不及清选,剥皮而食,甚至连山谷中仙水掌的果实也成了我们果腹的美味,舌尖触碰到嫩红色的汁水,鲜美甘甜的滋味平生第一次品尝。据说,食此可以知足忘忧,岂不一举两得!
        那一天,我,望塔息心、窥谷忘返。我还是回了。红尘在山谷之外,在钢筋水泥丛林的最深处,唤我归去。可我还会再来,带着一颗渴求故友重逢的愿想。期盼着,再读大横山时,读到的是与今时的荒凉不一样的你。




上一篇:变频电动机与其他普通异步或同步电动机的区别
下一篇:交流电焊变压器与普通变压器的区别、变压器为什么不能使直流电变压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