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欣闻某地新开了一家购电夜市,颇感新奇,在细读该文后,深感该公司优质服务之贴切,但同时也为该夜市有些忧虑。 购电夜市的存在有着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体现了一种市场需求。但正如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反复曲折的一样,可以预想到该夜市的发展也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类问题。笔者最担心的是该夜市的电费安全。电费是我们企业效益的最终体现,电费安全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文中所叙述,晚上十点仍在营业,日最多收电费万余元,夜市关闭后电费如何安置?虽然夜市身处闹市,但晚上十点银行早已关门,电费无法送缴银行;就算是买了个保险箱存放或由营业人员直接带电费回家也并不安全。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入室盗窃、拦路抢劫在当前已不是新闻爆料、鲜为人知了。夜市电费要是出了意外,大家岂不是白忙活了? 接下来说说夜市的成本问题。夜市的存在实际上是一种营销策略,是需要成本的,据说一年需要28000元,平摊到每天的费用大约是70元左右,不是个小数目。供电公司是个企业,在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时,更重要的是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国有资本增值和优质服务体现的经济关系实质是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早已为我们三十年的改革证明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如果刻意为了优质服务而不顾成本地翻着花样去搞优质服务,就会犯本末倒置的原则性错误。多年来国家不断增加对电网的建设投入而不分红,正是利用电网建设和经营所产生的正的外部经济效应来充当经济发动机,不断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了,才能利用不断壮大的供电企业的经营行为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去惠及千家万户,那才是真正的的社会公平,才是优质服务的最高化境! 话说回来,夜市的产生终究还是个好事,毕竟它还是受到了用户的欢迎,方便了群众。笔者想说的是,我们在推出一项优质服务的同时,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复杂情况,尤其是人身财产安全;更要在设计一种服务方式时,多进行下成本效益分析,如果不划算就应该另辟途径,千万不能为了一时之名,不顾成本地撑门面,到头来亏的是企业,最终受损的还是老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