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农电之窗 首页 农电要闻 农电人物 查看内容

记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优秀共产党员朱金大

2014-10-25 11:46|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863| 评论: 0

摘要: 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一群因梦想而奋斗的耕耘者,是一群因信念而执著的奉献者。翻开他们的人生履历,平凡、坚守、奉献是最最鲜明的关键词。然而,就是他们这群普普通通的共产党人,却给了我一次次难以 ...

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一群因梦想而奋斗的耕耘者,是一群因信念而执著的奉献者。翻开他们的人生履历,平凡、坚守、奉献是最最鲜明的关键词。然而,就是他们这群普普通通的共产党人,却给了我一次次难以忘怀的感动。

  朱金大,国网电科院国电南瑞公司副总经理,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他是电动汽车产业的开拓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饱满的热情,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开拓了一条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自主创新之路;他是清洁能源行业的领跑人,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带头努力践行国家电网公司“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的企业使命;他是电力科研园地的孺子牛,以特有的人格魅力书写着新时期共产党员忠诚企业、报效社会的无悔人生。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在这一国家战略的指引下,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布局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产业,加快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示范站。这是一个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当时,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尚未起步,没有技术先例,没有行业标准。业界专家几乎一致断定,这是一项短期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朱金大却顶着人们心目中巨大的问号,义无反顾地挑起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项目组负责人的重担。

  “没有标准,我们建立标准!没有先例,我们创造先例!重要的是抓紧时间开展工作。”2010年农历大年初四,朱金大就抱病和团队成员早早汇聚到了南京,开始了全封闭式开发。一位项目组成员说,“朱总几乎天天都是熬夜到凌晨,第二天一早却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开发现场。”

  朱金大的无声行动就是标杆。研发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很快完成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制订了一整套产品解决方案,核心技术获得了5项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2010年3月21日,朱金大及其团队承接的我国首座典型设计大型电动汽车充电站——唐山南湖电动汽车充电站顺利落成并投入商业运营,而完成这一切,竟然仅仅只用时一个月零五天,业界无不震惊与叹服!

  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充电站落成,见证了朱金大及其研发团队的卓越智慧,也见证了他们在研发过程中无法想象的艰辛付出!

  一个周末的傍晚,朱金大回到家,看着等待在饭桌前一脸倦容的妻子,突然眼眶湿润了。是啊,他的日程表上,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对于家庭,他觉得亏欠太多太多。这天,他吃完饭破例没有直接进入书房,而是牵着妻子的手来到了玄武湖畔。夫妇俩这次一起来到玄武湖,竟然是这么多年来的唯一一次。对于这些,妻子既表示理解,又很无奈:“他啊,事业就是他的孩子,项目组就是他的家。”

  因为常年超负荷工作,正当壮年的朱金大却患上了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家人、同事、医生反复叮嘱他,“你可以拼命,但不可以不要命”。朱金大却很少听得进这些提醒,经常是在一顶安全帽、一身汗渍斑斑的工作服、一个笔记本电脑,外加一堆自带的针筒和药品陪伴下,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就像“钟摆”一样永不停歇。为此,同事们送给他一个外号——“拼命三郎”。

  扬州充电站调试期间,朱金大连续五天守在工程现场,不分昼夜,亲自扎线、放线,排除了一个又一个设备故障。当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时,他却因过度劳累而昏倒了。住院期间,他虽然人在病床上,心却依然在工地现场,通过电话和邮件遥控指挥。医生埋怨他不听医嘱,他只能抱歉地说:“那么多充电站要建,一旦停下来,项目进度就会受影响。”

  美好的青春需要坚韧去雕琢,人生的价值需要奉献去诠释。朱金大用实际行动铸就了铿锵的青春节奏,绘就了新时期党员科技工作者的时代形象。他的一言一行,正成为一种力量,感召着国网电科院全体员工,为了国家电网的明天,合力弹奏出一曲“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雄伟乐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全局 右下角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