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农电之窗 首页 农电要闻 农电人物 查看内容

朱金大:充换电技术学科带头人

2014-10-25 11:46|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835| 评论: 0

摘要: 一年出差200次   一顶安全帽、一身汗渍斑斑的工作服、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手机,还有一堆自带的针筒和药品,这些就是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电南瑞副总经理朱金大现场工作的必备行头。这和他身上的诸多光环并不相配 ...

一年出差200次

  一顶安全帽、一身汗渍斑斑的工作服、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手机,还有一堆自带的针筒和药品,这些就是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电南瑞副总经理朱金大现场工作的必备行头。这和他身上的诸多光环并不相配——1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项获得者、南京市“十佳青年科技之星”、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采访他很不容易。通过五次电话以后,我们终于在一个上午见到了他。然而,他说,两个小时后,他要去安徽出差。

  1989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后,去日本学习,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书,去南京自动化研究所搞科研这三条路,摆在他的面前。“舅舅是哈军工毕业,从事核工业研究。可能是从小受他影响,就想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多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朱金大登上南下的火车,开始了一年出差200天以上、日历中没有休息日的电力科研生涯。

  没有标准、先例,我们创造!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尽快建设一批电动汽车充电示范站。但充电设施领域当时基本是真空,开发、生产难度极大。

  “没有标准,我们建立标准!没有先例,我们创造先例!”一周之内,朱金大迅速组织起各专业的技术力量,开始了封闭式研发。研发工作即使是在2010年春节的鞭炮声中也不曾中断。白天,他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设计方案;晚上,他梳理解决团队在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常常是晚上讨论到凌晨,第二天一大早,他又精神百倍地出现在开发现场。

  节后不久,喜讯传来,研发团队完成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其核心技术已申请了5项国家专利。随后,他又带队研发CEV3000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了充换电设施建设一体化解决方案。

  作为国家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学科带头人、国家“863”电动汽车产业领域评审专家,朱金大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他常说:“在充换电技术领域的国际舞台上,应该有中国的声音,有国家电网公司的声音。”正是这种赤子之情,激励着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目前,他主持编写的相关技术标准已填补国内空白。

  不工作“比生病还难受”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正当壮年的朱金大患上了多种慢性病。糖尿病的折磨常使他头昏眼花。为坚持工作,他学会了给自己打针。在工程现场,他每天给自己打两针胰岛素。

  江苏首个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典型设计要求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扬州吴州路站调试期间,他连续五昼夜守在现场,亲自扎线、放线,排除设备故障。项目投运了,他却进了医院。

  “你可以拼命,但不可以不要命。”从病床上醒来,医生发出“最后通牒”。短短的治疗期间,他的电话不断。他成为医生眼中最不遵守纪律的病人。面对医生的不满,他只能抱以歉疚的一笑:“那么多站要建,耽误一下,进度就会受影响。”

  2011年春节,在医生和家人的“催逼”下,他勉强同意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病房里总是响起他的长吁短叹声:“不让我工作,比生病还难受。”没几天,他又不顾医生的反对提前出院,出席了电动汽车标准电池箱连接器研讨会。在会议临近尾声时,他无力地靠在了椅子上,在场的专家和同事无不动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全局 右下角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