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农电之窗 首页 农电要闻 农电人物 查看内容

我为党旗添光彩——记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送电一处副主任刘军

2014-10-25 11:46|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821| 评论: 0

摘要: 33岁的刘军,是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送电一处副主任、党支部书记,青藏联网工程直流第5标段施工负责人、党小组组长。他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高标准完成了上级部署的工作,被评为青海省劳动模范、青海省电 ...

33岁的刘军,是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送电一处副主任、党支部书记,青藏联网工程直流第5标段施工负责人、党小组组长。他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高标准完成了上级部署的工作,被评为青海省劳动模范、青海省电力公司“十大杰出青年”。

  在海拔4700米的青藏联网工程直流第5标段,自然条件恶劣,工作环境艰苦。他对施工人员说:“一个党员要交两份答卷:一份要交给项目部,那就是在工程建设中保证施工安全,开展高效管理;另一份交给单位党委,那就是一个党员无私的奉献和突出的贡献,为党旗增光添彩。”

  甘于吃苦奉献

  2010年,刚完成500千伏白赤辽线施工任务回到家的他,得知青藏联网工程即将开工的消息,第一时间找到单位领导要求参加施工。

  最终,他如愿以偿奔赴青藏联网工程一线。

  “我是一名党员,我就是一面旗帜。”工程开工后,刘军给自己提出这一要求。

  第5标段地处沱沱河地区,基础几乎全部位于冻土层,施工难度大。混凝土浇制要保证一次完成,以防范基础移动。在3902号基础施工时,面对大方量的混凝土和4800米的海拔高度,有人迟疑了,还有的人卷起行李准备离开。在他们看来,这是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刘军把一面党旗插在了基础旁。在党旗下,刘军带领施工人员连续工作25个小时,胜利完成了施工任务。此后,艰苦的施工现场总会飘扬着鲜红的党旗。在党员突击队队旗旁工作,施工人员更深刻地体会到艰苦工作的意义,有了力量。

  勇于创新技术

  刘军带领施工队,在沼泽、山区和高原冻土地带施工。山上积雪常年不化,沼泽地带地质复杂,基坑开挖时常遇水、涌泉、流沙、冻土等困难,尤其是坑内缺氧对人伤害很大。施工人员施工时呼吸困难,必须在坑内吸氧,且每20分钟就得换一次岗,否则就会出现头痛、乏力、恶心呕吐乃至昏迷的症状。

  针对这些情况,刘军成立了专题科技攻关小组,深入现场,边干边总结,及时汇总归纳。不到一个星期,刘军就编制了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种作业指导书,有效保障了下坑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了工效。截至目前,施工现场没有出现一起安全事故,而且质量优良。

  刘军和队员们边施工边改进施工方法。有一次,在进行吊装铁塔试验时,他忘记了观察天气,一场暴雨将他困在了山顶。雨幕遮挡了下山的道路,刘军只能紧缩着身体,尽量保持身体热量。两个小时后,他踉踉跄跄地回到了驻地,脸色青紫,身体颤抖。

  功夫不负有心人。以刘军为核心的科技攻关小组完成了转向滑轮连接片在立塔工程中的应用方法、承托系统的开发和实际应用方法等科技创新项目,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工程质量,并被推广使用。

  做环保带头人

  青藏联网工程直流段沿线水系发达,河流蜿蜒密集。在这里施工,刘军最担心的不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施工条件,而是环境保护问题。

  施工中,刘军按照施工队建议,精心养护开挖的草皮,完工后移植回去,并在裸露的土地上种草。短短几个月,刘军成了青藏联网工程沿线草种选择、地表处理、草籽播种、后期管护等工作的专家。不仅如此,自进场以来,刘军先后对施工人员及劳务协作队伍分批进行环保培训,培训率达100%。

  针对环保工作难点,刘军带头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环保措施,强调环保工作的及时性,做到完成一项工作恢复一块草皮,并确保草皮成活率。这使他负责的施工区域成为青藏联网工程的环保示范点,得到大家好评。

  目前,刘军带领的施工队仍奋战在青藏联网工程一线。这支队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挥洒汗水,挑战生命极限,展现着电网员工的风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全局 右下角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