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农电之窗 首页 农电要闻 农电人物 查看内容

云南日报:大山里的“光明使者”(图)

2014-12-2 15:49|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1275| 评论: 0

摘要: 抄表员,工作就是负责抄取和记录每家每户的电表读数,到月底再进行客户的催费工作。或许局外人看来,这是一份不用费太多脑筋的简单、重复性工作,只需付出汗水即可。可有多少人了解,这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工作背后 ...

抄表员,工作就是负责抄取和记录每家每户的电表读数,到月底再进行客户的催费工作。或许局外人看来,这是一份不用费太多脑筋的简单、重复性工作,只需付出汗水即可。可有多少人了解,这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工作背后,有多少艰辛付出,多少执著坚守,也有多少饱含酸甜苦辣的精彩故事。今天,我们走进昆明供电局最基层的一线——盘龙分局茨坝供电所,跟随17名抄表员体验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手记】

春苗绿了,稻子黄了;冰雹下了,霜雪来了。他们都看在眼里。

他们,就是农村供电所的抄表员。因为工作性质,他们每个月都要到山区农户的家里去一趟,甚至是很多趟。

他们,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工作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多少执著坚守。期间,常常远离繁华、热闹的都市生活,与家人聚少离多,虽然有时得不到家人的理解,摆脱不了社会的偏见,但茨坝供电所团队中的每一员,仍然以干好抄表员这份工作为荣。

正如昆明供电局副局长谢晓虹所言,为了山区的万家灯火,尽管抄表还有更先进的方法,比如应用推广集抄系统,减轻劳动强度;尽管催费还有更多的方法,比如订制手机短信;尽管减少欠费还有更新的手段,比如预付费表、预存电费、购买充值卡等。但是,任何方法都会面临问题,遇到难题,特别是在没有商店、银行和互联网的偏远山乡。只有人,才是解决问题、驾驭全局的主因。昆明供电局茨坝供电所全体工作人员,不怕山高路险,不惧偏见与艰辛,发扬高原情怀、大山精神,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服务广大用户,珍爱用户的执着付出,值得我们去铭记。

这或许是严寒突袭下,昆明仍能保持温暖的魅力之一;也是茨坝供电所连续16个月,月月保持电费“结零”的秘笈所在。

抄表,苦中有甜

8℃,今年12月1日昆明的最高气温。记者跟随陈云峰及他的同事们,一同前往距昆明城区30多公里的大山里,体验一个抄表员的一天。

气温突降,昆明的街头少了许多往日的温情,更多的是刺骨寒风。但这丝毫阻挡不了昆明供电局茨坝营业所的抄表员陈云峰进山抄电表的脚步。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全副武装”的陈云峰和他的同事们,承担着盘龙区小哨、双哨等地方圆100多平方公里数百户村民的电费抄收工作。

11时15分。坐着陈云峰驾驶的工作车,我们到达第一个抄表点——松华街道办事处小哨村。车停稳后,陈云峰快速地从车上卸下梯子,和同事陶潇南来到一农户院门前。此时记者才发现,电表安装在一个约2米多高的院墙上,人站下边,根本无法看清电表读数,只有借助梯子才能准确无误地抄表。

陶潇南告诉记者,电表都是安装在村民自建的房屋上。由于不是统规、统建,有些电表安装在或高或低的地方,为了实抄率和正确率,他们每次进山都要扛上一把梯子。

言谈间,记者用手掂量了一下这把长约2米的梯子,发现其重量不会低于5公斤。这样一把看似不起眼的梯子,在陶潇南他们眼中却有些“爱恨交织”——没有它,抄不了表;扛一天,又有些吃不住,没有点体力还真不行。

然而,对于一个农网抄表员来说,光有体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保持高度戒备心理。就在记者随陈云峰前往另一农户家中时,一条狗不知从什么地方窜出来,突然扑向记者一行,狂叫不止。瞬间的突变,让记者无处躲闪,惊出一身冷汗。庆幸的是,陈云峰用手中的木棒赶跑了狗。由于山村农户大都散居,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狗,这无疑给抄表员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除了狗,蛇、马蜂、蚂蝗等也是抄表员不可不防的。

此时,我们豁然明白:出发前,他们为什么要认真检查抄表仪、笔记本、电笔、望远镜、镜子、电筒、打狗棒、梯子等随身工具是否带齐了,抄表员的十八般武艺一样不能少。

12时24分,滇源镇大冲村。抄完松华街道办事处的小哨村、长地村电表后,陈云峰与同事们又驾着车前往滇源镇大冲村。

尽管已是中午,周围却没有一个饭馆,哪怕是小商店。陈云峰说,我们所服务区域除茨坝、龙泉等近郊外,其余全都是在远郊,距供电所最远的有50多公里,车辆进不去,基本靠走。虽然户数不多,但抄表让人犯愁。早上去,中午就回不来,午饭没地方吃。夏天还好,冬天完全是在饥寒交迫中工作。

“下雨,打伞抄表是件非常危险的事,只能戴草帽。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湿身’。”陈云峰说,山道不仅多是土路、窄道、悬崖,而且遇雨即成险道,车辆行驶在上面,常常是提心吊胆的。为了安全,有时得把车停在很远的地方,步行进去抄表,路程近则数百米,远则达几公里。
 

在去滇源镇大冲村的路上,就让记者领略了什么叫险道:在一段不足3米宽的道路上,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急转弯,方向稍微不妥,就面临着难以预测的危险。这让看似简单的抄表和收费工作,多了一种难度,多了一份责任。

“我们不怕难,就怕客户误解。”陈云峰说,催费的时候什么事都能遇见,没钱交电费的,家里几个月没人的,让你一次次地白跑。最难过的是,在催费时被村民不理解,今天我就是不交,你能咋的?叫人哭笑不得。

13时,上干沟村。催费虽是抄表员最头痛的事,但有时也是一件心酸的事。

陈云峰的同事袁杰回忆说,有一次,在郑家村老村抄表时,一位老人有气无力地拉住了他的手问道:“可不可以少抄一点电费,我每月只有124元的农村低保,还要维持生活。”后来,袁杰了解到,独自居住在一所破败房子里的老人已经92岁高龄,每次交电费都是由隔壁邻居代交,一个月也就是10多元的电费。面对这位瘦弱年长的老人,袁杰常常善意地“欺骗”道:您老人家用电量小,这次不用交电费啦!

事实上,每当电费核算出的第一时间,都是袁杰从自己的口袋中掏钱帮老人代缴了电费。

这样的故事,记者在当天也有所亲历。上干沟村13号,是74岁赵泽福的住所,当他看见陶潇南前去时,就急切问道:“厨房怎么灯点不亮呢?”经检查,其实只是灯泡坏了而已。为此,陶潇南在抄表本上专门标注:补灯泡一个。茨坝营业所所长孔锐说:“农网抄表员,往往不单是抄收而已,有时还需要兼顾为农电用户检修室内线路,照明器具安装等义务服务工作。”

14时23分,回到茨坝营业所。陈云峰和他的同事感慨地说,这是担当农网抄表员工作以来,收工最早的一天。

优质服务,换来的“结零奇迹”

“赵师,不消了!我的电费已经交掉了”。

又是月末催费的一天,到偏远山村里扑了一个空的茨坝供电所抄表员赵彬,意外地接到客户从城里打来的电话,一颗失落的心顿时转忧为喜。原来,要找的客户家里没人,但邻居见到赵彬的身影后,主动打电话给欠费的这家户主,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为什么村民居然肯“义务”替抄表员催费?因为他们对赵彬这位抄表员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每一户人家门前帖着醒目的“昆明供电局茨坝供电所服务信息栏”,形式颇似社区民警的公告牌,上面有赵彬的照片、手机、供电所的电话,还有查询、交费、报修、节电小帖士等各种温馨提示。

不止这些,除了天天看着提示牌上的大头像,村民们还经常见到“真人”。每到月底,抄表员一天三四趟地来到偏远的村里催费,这种玩命的工作作风,让村民由衷地称赞:“赵师,谢谢你啦!”

山再高,路再远,雨再大,都不怕。抄表员,最怕的,就是催费。但不会催费,就不能体现抄表员的真正价值。

“从我来到茨坝供电所的第一个月,就已经知道了‘结零’这个词的含义”。抄表员杨光灿表示,在实际工作中,电费结零这项工作常常考验着抄表员的意志和智慧。但是,茨坝供电所的抄表员们都把结零当作每个人的责任,甚至渐渐形成茨坝供电所的一种光荣传统。

截至2011年10月29日,茨坝供电所已经连续15个月,月月电费结零。这在昆明电网内称得上奇迹。因为普遍的规律是,“电费结零”是每年到12月才会追求的目标,否则付出的成本实在太大。实际上,昆明供电局盘龙分局下达给班组的绩效指标是99%多一点,并未要求当月结零。但是,孔锐这位年轻的所长,2005年以“农电工”身份进入企业的他道出心声:当月结零是我们的目标,这个“高标准”没想过要保持到何时,只是每个人都认为这种现状难得,必须要让客户不欠费的习惯保持下去。

以心交心的优质服务,茨坝供电所换来月月电费结零全分局排名第一的佳绩。

平凡中演绎精彩

“一天很长,一个月很短”。抄表员杨光灿感叹到:时间对于我们抄表员来说真的过得很快,这个月我们穿梭于那些个村子,下个月我们又穿梭于这些个村子。来来回回,一年的时间就过去了。但随着时间流转,可能我们比村上的人还要清楚这个村子的环境,更明白怎么找到一个人。

茨坝供电所位于茨坝镇立兴洲小区,有17名员工,绝大多数都是原来的“农电工”身份。供电所原来的低压抢修、装表、移表等工作,现在都由分局的专业班组承担。供电所的任务看似简单:就是抄表和收费。副所长兼安全员倪政坤介绍:目前,供电所每月电费大约200多万元,总户数12100户左右。服务客户除了一些茨坝、龙泉镇的居民外,全部都是散居在盘龙区双哨乡、小河乡的村民,距供电所最远的有50多公里。


“我第一个负责的区域是落索坡,第一次抄完表后当时的感觉,就是再也不想去第二次了。区域大,环境恶劣,新老村交替复杂等这些问题是我在抄表前想不到的,挨家挨户地发催费通知单,有些时候可能为了抄到某一块表,就要耗费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在抄表的时候我就在想,抄表都这么困难,就更不用说催费了。”杨光灿说。一旁的邓新暘表示,“出租户的电费难收,商铺更不容易”。今年5月份,有一店面租户在把缴费通知单送到他手上的情况下,连续6次上门催缴,他都说“马上去交”、“明天去交”,但都没有将60多元的欠费交上。第7次上门催收电费,邓新暘仍选择耐心与客户交流。“从去年10月至今年5月,该客户仅2个月正常交费。”据悉,这样的客户在辖区内并不少,有的店面租户,在多次催费之后竟悄悄搬走,因此只能找房东。

怎么办?为有效地提高催费效果,抄表员们想出了一个方法,每抄一块表,就用笔按抄表顺序把这块表信息记下,包括电表户主的电话,逐渐整理出一份《客户联系表》。并创造性开展工作,推出3个“服务零距离”。抄表结束后,当电费算出来后,第一时间到村上公示栏,或村口,或农贸市场门口粘贴电费通知,让村民在买菜,或走路回家的同时第一时间知道自家的电费内容。每月下旬23号后,抄表员们每天都会留守村中,寻找未缴电费客户的住址,找到后在客户门上或显眼处粘贴电费通知单,提醒客户尽快缴纳电费,提高了电费回收率和工作效率。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几年下来,茨坝供电所通过记录下来的客户信息,对每一个客户进行信誉度评估。一个月一个月的,慢慢培养每一个客户的信誉度,到最后每个月催费抄表员只要看看客户欠费明细,心里都清楚哪些客户是打电话就会交的,哪些是要亲自送到电费单才会交的。这些事,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寻找客户发单的过程中,来来回回,反复折腾,往往让抄表员们在工作之余精疲力竭。

“希望偏远山里的高龄老人,通过分局设立‘盘龙爱心基金’帮缴电费,或送米送油等能关注高龄客户,帮助和关爱独居老人、空巢老人。”谈到今后的工作,年轻的袁杰说出了全体抄表员的心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全局 右下角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