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配变恢复性大修的要求 6.1 对于作解体恢复性大修的配变要先进行缺陷分析,并在拆卸芯体前要作出铁芯,线圈高度,宽度等几何尺寸,及其结线组别,绕向等记录以保证按装时的正确性。 6.2 应达到周期性大修5.2条至5.10条的检修要求。 6.3 铁芯的修理: 6.3.1 装拆铁芯应注意保持硅钢片的平整,不能出现卷角,弯曲,碎裂或其它变形,有这些情况存在时应进行缺陷修补,不合格的硅钢片应进行调换。 6.3.2 铁芯叠片时心柱与铁轭夹角保持90°,心柱平面要保持水平,不能倾斜,心柱三角应保持同一平面、叠片敲齐时应用木块或铝板衬垫方能用铁锤敲击,力求铁芯接缝间隙越小为佳,以减少空载损耗。 6.3.3 铁芯中心的串心螺丝夹件与铁芯相互是绝缘的,装配好后的心体应用兆欧表测试串心,螺丝与铁芯间的绝缘应大于2兆欧以上为合格,才准进入烘房进行烘燥处理,烘房温度的控制常温为80℃高温为95℃。 6.3.4 铁芯组装好后,必须要有可靠的接地铜片联接,并保证接地良好。 6.3.5 对于铁芯发生多点接地时,要拆去或断开多余接地点。 6.3.6 对于铁芯接地不良时,一种情况是接地片的接触压力不够,另一种情况是接地片有损伤而引起的,要设法使其接地良好,必要时可以更换接地片或将原接地片拆掉,换一个部位重新接地。 6.3.7 当夹件等与铁芯相碰出现短路时,可以插入绝缘纸板将其隔开;当穿心螺杆短路时,由于脏污引起的,应取出胶木管擦净再装好,如果是由于胶木管破损或长度偏短而引起的,则应更换断的胶木管;如果是座套与铁芯相碰则应将座套裁短。 6.4 线圈的修理: 6.4.1 变压器由于长期运行或过负荷使绝缘老化,需重新换线圈或者由于故障,损坏了部分线圈,需要补制线圈,操作时应注意绕线圈用的导线直径相应一致,线圈的轴向和幅向尺寸要准确,接头处要打光焊牢。 6.4.2 当发现线圈的匝间、段间等短路故障时,特别是当线圈严重烧坏而需更换线圈时,则必须拆掉上夹件,拔出上铁轭硅钢片,拆掉上端所有绝缘,开断部分引线,吊出坏线圈等,然后再按装配程序重新装配。 6.4.3 对烧坏线圈的更换绕制一般规定: 6.4.4 线包绕制的几何尺寸应符合原线包的几何尺寸,特别要注意的是线包绕向,线规大小,圈数,及油道,端圈绝缘的宽度,厚度,要保证对原线包测量的正确性符合原结构之要求。 6.4.5 线包因故测量数据无法获得或涉及具体材料限制时,允许作必要的更改,但导线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被绕线包的额定电流(A) 导线截面积(mm2)= 允许电流密度(A/mm2) 其中电流密度:铜线j≤8.5~4.5A/mm2 铝线j≤1.8~2.3A/ mm2 6.4.6 绕制后的线包与未绕相线包的相间直流电阻不平衡度<4%,线间直流电阻不平衡度<2%。 6.4.7 线包层间的绝缘不论高低压线包,层间绝缘一律采用0.12毫米电缆纸3张,以满足高压耐压和低压绕制时机械敲击力之要求,在各部有电气裕度时尽量采用0.08mm电缆纸5张或0.12mm电缆纸4张。 6.4.8 用于线包油道的木撑条,线包与铁芯间的木撑条,木垫块都要求作脱水脱脂油煮处理,木刷件的加工尺寸与原结构的要求相符,无原始数据时低压线包与铁芯间木撑条厚度为8mm高低压线包木撑条厚度为5mm,高压油道木撑条厚度:线包高度350mm及以下为4mm厚,350mm以上为5mm。 6.4.9 焊接铜质电磁线时,高压用锡焊,低压用磷铜焊剂碰焊,焊接要求将高压电磁线漆膜和氧化物擦洗干净搭接焊接,搭接间距长不应小于原线规定宽度的5倍,对于低压扁线搭接时两搭头都要锉成斜面搭接,并保证搭接后的截面不应小于原线规定截面,对裸体铜线用1.0cm宽的黄腊绸作1/2搭缠包扎一层再可绕制线包。 6.4.10 绕制低压线包时,引出线的弯头要注意工艺水平,弯头处的导线保持平整紧凑导线本体不能损伤,外部绝缘物因工艺引起的破碎部份要求用黄腊绸作1/2搭接缠扎,并保证绕好后的线包轴向尺寸、径向尺寸与原型尺寸误差不超过±1%。 6.4.11 绕制好的高低压线包匝数应满足变比要求,与原结构相对误差不超过0.5%。 6.4.12 配变无特殊要求时电压抽头一律放在高压侧,抽头匝数都按总数的5%来计算,抽头从线包中引出时都要用0.2mm宽的黄腊绸包扎并上下各衬2层电缆纸加强绝缘后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