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3 高低压引线都要求布线清晰,电气距离达到要求,引线在木夹件上最低电气距离应满足下列规定:
6.4.13.1 一般要求高压引到套管之引线弯制空心小卷再做鼻子与接线柱连接,高压引线相间间隙最小为5.5mm,低压引到套管之引线弯制“S”形再通过连接片与接线柱连接,低压相间距或与零线间不应相碰应留有空隙。 6.4.14 线圈的干燥、浸漆和烘干。 6.4.15 线圈绕成后,进行干燥处理,干燥之后,将线圈轴向尺寸压缩到所要求的高度,再浸漆和烘干。 6.4.16 线圈浸漆前先于烘炉中干燥,其温度不高于110℃,不低于100℃,干燥时间约8~10小时。 6.4.17 线圈干燥后,浸漆前于空气中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浸漆时,线圈温度应在70°~80°之间,浸入漆面后停留10分钟以上,待漆面不再翻起泡沫为止,取出线圈后晾干1小时。 6.4.18 浸漆晾干后的线圈再次送入干燥炉进行烘干处理,入炉时炉温不高于60℃,在70°~80°预热3小时,再升高到110℃~120℃烤干,以漆完全干透,表面不粘手为准。 7 变压器油的处理 7.1 为保证绝缘油的安定性,车间使用的不同型号变压器油要分别管理防止混淆。 7.2 对检修配变的油中所含水份,杂质应采用压力式滤油机进行过滤,以提高检修后的绝缘水平,如变压器油中含酸值超过规定时,应作除酸处理。 7.3 对事故配变的油,其油箱底部常有大量的沉淀物,在作油务处理时,底部的存油不应翻入。 7.4 经油务处理后的变压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7.4.1 电气强度:取5次耐压平均值不低于25kv,且5次间的各测量数值偏差不应超过25%为合格。 7.4.2 含酸值:作油化中水溶性酸碱反应呈中性。 7.4.3 酸价值:运行中的油<0.1KOHmog/g油。 8 变压器组装 8.1 所有进烘房烘燥的检修配变,绝缘电阻经测试在同温下24小时同其测量值维持稳定才准进行组装。 8.2 配变芯体与盖连接按装时,应对芯体各部件螺丝重新拧紧一遍,防止因烘燥后引起的松脱,并校核芯体吊杆螺丝的长度,保证芯体在器箱中可靠定位。 8.3 对引线与套管接线桩头螺母垫片的连接情况要做到位置正确,连接牢固,不应有松动出现。 8.4 油枕通入油箱的引油连管要求在油枕内高出2—3cm,以防止油枕呼吸时积水漏入油箱内。 8.5 油漆相色: a): a相用黄漆。 b): b作用绿漆。 C): c相用红漆,o相与接地用黑漆,其它可动部分如油枕盖,放油阀门,分接开关采用红漆点封,同时在油枕外侧用红漆标明油号。 9 相关检查与实验标准 9.1 新出厂投运的配变,当发现在运输过程中有损坏结构的情况及严重渗漏油情况时,必须进行吊芯检查。 9.2 新投运的较大型变压器(100kv及以上)经过运输之后,在安装之前必须吊芯进行检查,对芯子内部组件,油箱内部,管道内部仔细检查清理,及时排除缺陷,对制造厂规定可以不吊心(吊罩)检查者除外。 9.3 凡经检修后或新配变投运前都应作以下有关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