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农电之窗 首页 法律法规 电力监管 查看内容

瞄准需求改善现状 期待专法早日出台

2015-1-22 11:08|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574| 评论: 0

摘要: 由于《电力法》与《电力监管条例》在立法层级上的不对等,在立法内容上存在不协调甚至矛盾的地方,此前,电监会一直致力于修改《电力法》,以期在《电力法》中加入专门的电力监管的内容,以此确立电力监管的法律地位 ...
由于《电力法》与《电力监管条例》在立法层级上的不对等,在立法内容上存在不协调甚至矛盾的地方,此前,电监会一直致力于修改《电力法》,以期在《电力法》中加入专门的电力监管的内容,以此确立电力监管的法律地位,明确与相关部门的权力边界,但由于诸多掣肘,收效甚微,至今仍呼之不出。由于缺乏法律的明确授权,电力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至今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不对等状态。

  其实,在监管立法上,与电监会较为相近的证监会、保监会和银监会,都走在了电监会的前边,或可为电力监管立法提供些许借鉴。证监有《证券法》,保监有《保险法》,银监有《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拿与电监会成立时间相仿的银监会比较,银监会2003年4月正式挂牌,为了使其能合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2003年4月2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的监督管理职责的决定》,随后,力推《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出台。银监会主席刘明康2003年8月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对《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草案)》作说明时指出,“有必要通过法律来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水平。同时,考虑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银监会履行监管职责的授权决定,仅适用于过渡期间,有必要制定《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赋予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2003年12月《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即得以通过。为了进一步强  化监管手段,2006年10月,全国人大又对《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进行了修正,主要是赋予了银监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外的相关单位的调查权。再拿成立前已有相关行业法律的保监会比较,1998年保监会成立,由于1995年制定的《保险法》未明确保监会作为保险监管者的主体地位,导致政出多门,多头监管。2002年,国家修改了《保险法》,将监管主体由原来的“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修改为“保险监督管理机构”。

  而只有电监会,时至今日,仍徘徊在法律的门槛之外。我们建议,在《电力法》修改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仿效银行业监管,走出台专门的电力监管法的路子。如此,在不忘推动《电力法》修改的同时,不遗余力地主推电力监管法的出台,或者会有另外一番收获。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力监管任务日渐繁重,电力监管关系日益复杂,出台电力监管法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当前的电力监管关系,日益呈现跨行业、跨管理部门、跨地区的特质,在原有《电力法》及相关条例没有修改的前提下,在监管机构与电力市场主体已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权关系的条件下,在相关涉电部门和领域大都有人大层次立法的现实情况下,仅有国务院条例支撑的电力监管每一步都走得比较艰难,出台更高层次的电力监管法律已成当务之急。从电力监管内部来看,多年的电力监管工作为电力监管法的出台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坚实  的实践基础,通过监管实践,我们知道了法律对于监管工作的重要性,知道了当前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知道了哪些监管领域迫切需要更高层次的立法来调整和约束;通过多年的电力监管立法实践,我们出台了《电力监管条例》、《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以及与之配套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有效地指导和促进了我国电力监管事业的发展,也为下一步更高层次的电力监管法的出台作了丰富的、有益的立法探索,也培养、锻炼和储备了相关的立法人才。电监会成立以来,会本部和各派出机构就电力市场监管、电价监管、输配电监管、电力安全监管、电力稽查、电力许可监管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就当前电力监管的难点、重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为电力监管法的出台作了大量的理论储备。而比对国外的电力监管立法经验,一般奉行的都是“立法先行”,以立法来推动电力体制改革、指导和规范电力监管工作,结合我国的电力监管特色,“先行”已是不可能,只能“后行”,但“后行”却也不能太多地滞后于电力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反过来拖电力监管的后腿,更不能演化为“缓而不行”。

  综上,我们认为,时下出台电力监管法的条件日趋成熟,我们呼吁和期盼更高层次的电力监管法律的早日出台,为电力监管事业保驾护航,为电力监管人保驾护航,更是为电力工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全局 右下角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