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亲身感受着时代变化的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的观念日益更新、新的问题亟待解决等一系列新的挑战,往往令我们应接不暇、倍感压力,尤其是我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更是难以摆脱。这就要求我们供电企业的干部队伍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我身心素质和工作、生活的技能。我们要练好内功,从“心”开始,增强我们的心理承受力,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来更好的服务我们的科学、高效工作,经营好我们的温馨生活,走向成功的彼岸。
一、心理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心理从定义上来说,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和,我们大脑反映的,一定要是客观事件。现代心理学家研究通常把心理现象的构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心理现象的“二分法”主要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第二类,心理现象的“三分法”主要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大部分。虽然两种分类法划分角度不同,但是都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心理学,为我所用。
心理的作用心理的作用巨大,可以说是影响现代人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一书中,曾经说过“心之为用大矣哉!夫心也者,万事之本源也”。说明心理的作用很大,是我们做事成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人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我们想做好一件事情,首先有一个想法、一个构思、一个蓝图,然后才能把这个构思、想法付诸实践,最后把一件事情做成。孙中山革命生涯很多年,在晚年的时候,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的心理非常重要,所以在《建国方略》这本书里面他提出建国后进行三种建设:第一种心理建设;第二种物资建设;第三种社会建设。可见孙中山对心理作用的重视程度。毛泽东在1917年写给恩师的一封信中也曾明确突出了心理的重要作用“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者乎?”就是说,要改变天下,先要改变人心,要改变人心,先要抓住人们的心理。通过两位伟人对心理作用的重视,我们才能更加体会到,成大事者,必须要有过硬的心理品质。
二、基层供电企业领导干部队伍目前的心理现状
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我们基层供电企业能否更好地完成工作,带好队伍的重要保障。对有很多的科级干部、处级干部调查后发现,我们的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有这些优点:开朗热情、适应良好;敢做敢为、自律严谨;沉着自信、信赖随和;思维敏捷、处世老练这些素质,基本上符合当前我们领导者的心理现状,根据我们的接触、访谈、调查,很多领导者的心理素质都还是不错的,很热情,有创新精神、敢做敢为、处事比较老练。但是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第一,心理压力比较大,现在我们领导者,特别是供电企业干部,既要完成供电生产经营任务,又要带好队伍,还要在工作上需要有创新、有成就,都会给我们的干部带来不少的压力;第二,消极情绪显现化,遇到一些不好的,负面的消极的情绪,不善于控制,很容易表露出来,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低,在竞争上岗、评优评选得不到所期望的目标,挫败感就增强了。有少部分的人有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另外心态浮躁、工作不踏实、缺乏做大事的责任感。什么是大事呢?温总理说得好,为我们老百姓做点实事就是大事情。
领导干部究竟需要有哪些心理品格呢?从党中央对领导干部心理建设上来看,2003年人事部颁发了《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和2005年中组部刊发了一篇叫做《要重视和关心干部心理健康》的文章,强调干部的心理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现在这个社会是个转型期,我们领导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环境,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党中央文件当中,第一次提出了“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和谐社会建设中,我们的心理也要和谐。从心理理论研究层面来看,“领导特质心理学”指出它包括以下“五方面”:第一,要积极乐观,一个领导者要带领团队,带领一支队伍,实现一个又一个任务,作为团队当中的引路人、引航者,要用你的乐观、积极感染下属、员工;第二,内心比较和谐,具有一定的抗挫力。具有抵抗挫折的能力,就是坚韧性性格,不管遭受多大的挫折,他都能应付,都能够坚持;第三,思维开放,锐意变革,这个社会变化非常快,瞬息万变。撒切尔夫人说:“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反映到一个企业也一样,这个企业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所以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接纳这一切变革;第四,要自我激励与激励他人,领导者遇到挫折的时候,自己要振作起来,当我们的下属遇到挫折时,领导者还要激励他的员工坚强的意志,能够百折不挠,健康稳定的情绪,领导者的情绪当然也会有有负面的,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健康的、积极的、稳定的;第五,领导者要心胸宽广,至少要比我们的员工、下属要宽广的多。
三、领导干部怎样进行合理的心理调试
基层供电企业领导干部队伍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承压能力,来面对纷扰的工作和生活,它既有益于领导干部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也有利于工作和团队的不断进步与提高。那么,我们如何对领导干部的心理进行调试呢?
(一)在认知方面
第一,保持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近些年所产生的“积极心理学”。它虽然诞生在2000年前后,但是积极心理学发展非常迅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接受。积极心理学就有正面的、正向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几个方面的意思。通过这个形容词我们可以看出来,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积极品格,他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赛利格曼。美国心理学家阿蓝卡尔写的积极心理学,副标题叫做“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它包括以下几方面:1、积极的人格;2、积极情绪;3、积极体验,幸福感是积极心里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所以现在的幸福感、幸福指数这样的词汇非常的流行;4、积极自我;5、积极改变;6、积极的制度、家庭、环境。
第二,培养乐观主义精神。领导者的乐观态度非常重要,美国有很多总统就是乐观精神的榜样,例如:肯尼迪、罗斯福、奥巴马等总统,在面对国家战争或经济动荡等重大社会问题时,保持了一种乐观的心态,不但要鼓励自己,更要激励民众团结一心、迎难而上。有这么一个生动的比喻:乐观就像炉子上的水壶一样,即便屁股烧得红红的,也依然快乐的吹着口哨,幸福的冒着泡泡!这说明当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承受煎熬的时候,也要笑一笑、乐一乐,这就是典型的乐观主义精神。我们党的历史上有很多的领导干部都非常乐观的,邓小平说过,对什么问题都持乐观态度,那怕遇到最痛苦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都要保持内心的乐观情绪。他说过一生中最痛苦的就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三次“大起大落”,但是他仍然带有乐观的精神,他说即使处于那样的环境,仍然相信问题是能够解决的。他积极地思考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和命运,后来终于回到了中央,邓小平最后活了90多岁的高龄,这与他的乐观是分不开的。著名的美国领导学家加德纳在《论领导力》一书中提出:每一个领导者在困难面前都要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并且把这种乐观的状态传递给下属、感染下属、用来鼓励下属,给他们一个充满希望和信心的未来。
第三,拥有心智的生活。现代人不要沉迷于物质的生活,否则会陷入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我们要不停地读书学习,就如西方的“阅读疗法”。江泽民文选有这么几名话:“通过学习,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高了,道德修养都加强了,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就会想的透、看的淡,摆在合适的位置上,就能自觉把精力最大限度地用来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勤奋工作,而不会去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更不会去利用手中的权力与民争利,谋取私利。”温家宝2009年的“世界读书日”,视察了商务印书馆。他说了这么几句话:“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温家宝不但自己喜欢读书,还鼓励我们很多人要读书,因为他影响一个人的修养,影响一个人的境界。汉朝的刘向在《说苑》这本书内,也说过这么一名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遇。”这句话在我们中国可能就是阅读疗法,阐述阅读疗法最早的一句话。作为一个领导者,有空的时候,可以看一看一些经典的著作和最新的书籍。我们看书要看经典,中国文化当中有很多的经典,经久不衰,另外这个社会总会为一些新的知识、新的现象出现,学习一些新的观念、新的知识,让我们对这个社会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症读书”,常读书、读好书、读对书,用恰如其分的读书,以便解决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纠正自己对某些事物的错误认识,自纠思想上的松动和偏差。
(二)在情绪方面
第一,保持宽松的心境。英国首相丘吉尔虽然经常抽雪茄烟、喝酒、睡眠不规律等不良的生活嗜好。这和他的朋友——美国著名将军蒙哥马利将军的生活规律性强和拥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生活方式截然相反,但是他竟然活到了91岁高龄,比蒙哥马利还多活3年,不得叹为奇迹。但是我们仔细研究发现,丘吉尔这个人心胸比较宽广,比较乐观,心胸比较大度。在二战期,丘吉尔这个人特别的忙碌,但是他这个人总是能拿的起放的下,想去游泳就去游泳,想去钓鱼就去钓鱼,心胸开阔。二战结束后,丘吉尔竟然没能连任首相,但是他却认为是和平的环境不再需要战争时的将军,而是需要更好的建设者。他退隐政坛,学习演讲、书画、写回忆录,最终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丘吉尔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心境宽松、心胸宽广,不在乎那么一点点小事,那怕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同样可以长寿,同样可以保持一个快乐的心情。
第二,用音乐来调节情绪。可以用音乐来调试我们的心情,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经说过“吾尝有幽忧之疾,而闲居不能治也,受宫音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在体也”生动地描写了用音乐达到病愈效果的过程,在古代汉语当中音乐的“乐”与药品的“药”是非常接近的,所以说古人说“乐”是一种药,可以治疗我们的心理,当然了也可以治疗我们身体上的疾病。在我们闲暇空虚时、疲劳忧郁时、灰心丧气时,可以听听相应的音乐,来调节一下情绪。《春江花月夜》、《少女的祈祷》、《命运交响曲》、《平湖秋月》、《啊,莫愁》等经典作品都是调节心情的佳作。
第三,情绪控制,一个人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控制好情绪,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前提。苏轼在24岁时曾经为汉代开国元勋张良写过一篇《留侯论》,篇中提到“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道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勇者。用张良“为老人三穿其鞋”忍辱负重,最后成为名臣的故事。表现了一个人控制好自我情绪,是其成功的基本条件。所以我们领导者在决策的时候,要经常静下心来,不要受情绪的干扰,学会控制,经常默念“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第四,情绪转移。这是指我们遇到负面情绪的时候,不开心的情绪的时候,不要把注意力老停留在负面的情绪上,要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慢慢的我们就会淡忘那些造成我们负面情绪的一些事情。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向我们证实了,对一些影响情绪的事,尽量不要反复去想。应该积极地通过其他一些方式转移注意力,把坏情绪转移掉,多想想好的方面,尽快跳出情绪怪圈。
(三)在意志方面
第一,增强钝感力。钝感这个词针对是敏感,这个词来源于日本,日本有个著名的作家叫渡边淳一,他写了一本书《钝感力》他说我们人的身体上要有钝感力。渡边淳一当过医生,他从敏感的人更容易生病这一现象,提出我们不要过分敏感。这是既包括我们身体上不要太敏感,而要钝感,另外我们心理上也要钝感,内心不要太脆弱、太敏感。比如说别人误解你,别人批评你,你接受不了,就会有很受伤的样子,这就缺乏钝感力。渡边淳一认为,钝感力就是迟钝的力量,面对生活当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渡边淳一说:“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钝感的人更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社会当中生存,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自身的平衡及与他人、社会的和谐相处”。《士兵突击》当中的主人公许三多,他就是钝感力很强的人,这种人他往往不是太聪明,也不锋芒毕露,别人讽刺他、挖苦他、打击他,他不放在心上,认准一个目标,就去努力,默默耕耘,最后做出很大的成就。所以我们领导者要学习这种精神,增强内心的钝感力,增强身体的钝感力,做到身体健康,内心坚强,无往而不胜。
第二,接纳挫折与磨难。“意义疗法”的创始人——弗兰克尔告诉我们,人生总会遇到一些挫折、磨难,但是当我们处于这样环境当中的时候,我们还有一种自由,就是选择自己人生态度的自由。弗兰克是二战期间被关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美国人,父母和姐姐死在狱中。他承受了非常多的痛苦和磨难。也在思考人生,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回国之后,写了一本书《活动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中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自己态度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不管环境多么恶劣,自己的态度可以自己选择,别人剥夺不了。他回国后开设心理诊所,73岁取得飞机驾照,80岁登上阿尔卑斯山,他用自己的人生,印证了活着的意义、爱的意义、接受磨难和挫折的意义,所以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的时候,只要内心不被打垮,内心坚强,那就接纳它,不要躲避它。
第三,不轻易言败,不要轻意放弃。唐朝著名的诗人杜牧写过这么一首《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描写楚霸王项羽的诗,一方面是对楚霸王悲情的英雄气概的描写,也是对他放弃卷土重来机会的惋惜。但是项羽和屡败屡战的刘邦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邦在楚汉之争中经常惨败,但是他却坚忍不拔、不言放弃,以至于最后成就了大汉王朝。我们的领导干部也一样,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但是只要有坚韧不弃的气概,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四)在压力管理方面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非常快,供电企业事务也比较多,领导者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一些压力,如何来管理压力呢?
第一,学会幽默。笑一笑可以减轻我们的压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笑一次,身体会分泌三种增强我们抵抗力的物质,很多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幽默的作用,德国有一个叫格罗里的医学教授,他研究发现,笑是最好的保健品。他认为:目前超过70%的疾病都是由压力引发,而笑却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药。每一个领导者,也不要太严肃,经常和我们同事开开玩笑,乐一乐,压力会减轻,生活也充满了阳光和笑声。
第二,控制欲望。由于人的欲望比较高,当我们为了实现的时候,往往感觉到压力很大,所以一个人的欲望要适中,不要太高。老子很早就告诉我们要控制欲望,在道德经里面,老子说过“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就是说欲望过高,就会出很多问题。领导干部手握权力,不能用权谋私、欲壑难填,成了金钱和权力的奴隶,那样必然会出问题的。欲望要淡薄,每天开心快乐足矣。
第三,多听听减压音乐。压力在这个社会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很多音乐家和心理学家,联合开发了很多的减压音乐,例如:《音乐治疗理论与实践》、《音乐疗伤》都是抚慰我们身心曲目。在音乐中思考人生、整理心境、舒缓情绪、回顾过往、告别繁杂,用一颗诚挚的心去体会音乐的美。
第四,不做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他的压力是非常大的,美国两位学者弗雷德和罗森门,他们在研究心脏,他发现得心脏病的人,行为方式都非常接近,这种人往往有种有冲劲、精力旺盛、竞争性强,时间观念很强,情绪容易波动,这种人往往工作干的还是不错的,对自己要求很高,喜欢竞争,但是这种人容易得心脏病。所以我们领导者,要有容纳缺陷的心,看到自己和别人的长处。不要对自己过分严苛、十全十美,往往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压力。
第五,要善于休闲。休闲两个字,在古代汉语当中,“休——人倚木而憩,闲——推门望月”都与大自然有关系,所以古时候的休闲要走入大自然,放松我们心身。日本著名学者大前研一,在他的《OFF学》一书的封面上写过一句话:“只会埋头工作的人,成不了大人物。”当然,整天成为一个工作狂,整天没有时间思考,怎么可以有创意呢?怎么可会有激情呢?所以说下班后的生活决定你有竞争力和创造力。有生活和娱乐情趣的人往往会有更多工作的想法,成功的几率会更大。
作为基层供电企业领导干部,我们是国家建设的前沿性力量,是基层单位的领军人物,我们的发展与成长关系到整个事业的前进的步伐。我们要减轻心理压力,坦然面对挫折和困难,微笑面对工作和生活,记住:一切成功,从“心”开始。 |
上一篇:浅谈95598客服中心服务质量管理的预先控制下一篇:元旦即将到来,提前祝本论坛会员和全国60万农电工元旦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