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3739|回复: 1

国网领导要干什么?农电工能怎么办?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发表于 2015-6-6 22: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河北保定
一、领导要干什么?
有人以为把农电工全部划到“农电服务公司”的做法是“逆向派遣”。其实不是。 领导这次搞的是“假外包,真派遣”。这以前,相当部分的农电工已经被派遣了,是跟劳务公司签的合同。比如山东泰安的农工2010年底就被强制与“泰安市银桥劳务公司”签非全日制劳务合同,当时农电工们还闹过,有记者发过报导,领导被迫让步。农电工当中,被派遣的数量应该相当大,否则领导们也不用煞费苦心搞这次“改革”了。当然也可能原先就是跟供电公司签约的农电工,现在也要被“外包”到农电服务公司去。 那么国网领导真正的目标是什么?就是因为《劳动合同法》中有关“劳务派遣”的部分新法变严格了。国网领导们很难像原来那样把各地大批的农电工都“寄在”劳务公司那里了。至于还给农电工们编制,同工同酬。领导们要有心这么干,早就干了。所以他们想来想去,从几个方案中选择了“业务委托”。就是把“农电”项目“委托”给新成立的“农电服务公司”,一方面保持对这个新公司的控制(由供电公司委派负责),另一方面,今后那一天要把公司或农电工甩手的话,也容易得多。而将来农电工要想争取自己的权益会更加困难。
领导们为了诱使农电工改签协议,往许诺大家归到农电服务公司以后,工资会加,每年还有增长。但又不做任何具体保证,只开空头支票。
二、农电工能怎么办?
1、关于“拒签” 。
农电工的本能就是“拒签”。大家普遍认为,国网公司的做法是规避自己的用工风险(这说得对),是为了“减负”,把农电工甩掉,让大家自生自灭(这就不全对了)。 有报导说过:电力企业“认为农村供电量小供电范围广,农民麻烦事情多,对农电一般是不理不问”。由此估计,国网认为自己向农村供电这块业务“事倍功半”,不如向人口集中的城镇供电那样有利可图;但国家又不能不(让国网)负起向农村供电的义务,国网的办法,就是把这一块单独划出来,用压低、克扣农电工的工资待遇的手段来补偿“向农村供电的负担”,或尽量多捞钱。 因此,确切地说,赚钱少的农电本身是国网的“负担”,农电工则不是“负担”,反而是为领导们“减轻农电负担”的牺牲品,替罪羊。 原来就跟供电公司签合同的,当然要极力反对被“外包”。而假如本来就是跟劳务公司签合同,那么改成“假外包”,对农电工们来讲,本质上确实没什么变化。只是国网“用工合法”了而已。 “拒签”是一块阵地。拒签的好处,就是保持“真正的派遣工”身份,让领导“不合法”(除非它把农电工真正纳入供电公司编制)。有关劳务派遣的新法出来以后,要闹就比较好闹。农电工理直气壮,领导难免头痛。
2、如何“拒签”?
希望大家认清楚:领导们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这个目标同时就是他们的软肋。 现状是,领导亲自出马,或伙同正式工出马,对农电工及其家属“威逼利诱”。 不管能不能把“拒签”坚持到底,大伙都应该趁这个机会自己商谈好,提出大幅增加工资待遇的要求。领导许诺这个那个好处,那就请他们拿出成文的、有效力的方案来(工资加到多少,以后每年增加多少,还有哪些福利待遇,等等),给大家讨论,并且要求在签协议、合同的时候,必须把这些内容写进协议、合同里去。否则,到头来人家翻脸不认,就麻烦了。 农电工通过集体讨论,提出有可能争取到的各项具体要求,形成文字(而且最好跟各县,以及省外的农电工们讨论一下)。这是很重要的。没有统一的要求,很容易被分化瓦解。 有了统一的目标后,就要坚持“一口价”,避免讨价还价。讨价还价的一个害处,是可能会有部分同志认为“领导让到这步,还可以了”,结果开始动摇,甚至退出。这就很容易被领导们利用了。
3、 拒绝单独接受领导谈话
重要的还是争取团结。上班时尽量扎堆,不分开,拒绝单独接受领导谈话:“有什么事请当着大家的面一起谈,我一个人同意签没有用。”公开当面谈,软弱的人也会不好意思屈服。
4、对付“领导单挑”
有的地方领导搞突袭:“上午发文件,下午领导就出马坐镇在所里,关门不让大家走,谁不签就不准离开。”大伙事先没有准备,临场难以齐心,结果被击破,逼签。 因此,农电工应特别提高警惕,及早沟通,商量好一致意见,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案(比如:如果他们逼签,马上集体走人。或者,马上展开集体谈判),做到有备无患。 做好录音准备(可以用手机录音),把领导讲话或其它重要场面录下来。必要时予以摘录、散布。将来假如决定打官司,也可以作为重要证据使用。录完后记得不要删,否则作为法律证据是无效的。
人社部:劳务派遣用工转正同工同酬是趋势
央视 10-25 14:26
@央视财经:【人社部:劳务派遣用工转正是趋势】人社部新闻发言人以中国银行劳务派遣用工转化为例,推进同工同酬,让劳务工转正、实现同工同酬,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人社部将督促劳务派遣用工超比例企业科学制定实施调整用工方案。




上一篇:违反劳务派遣规定逾期不改 每人罚款5000元-1万元
下一篇:屯留农电工的诉求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发表于 2015-6-6 23: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2.jpg

2.jpg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