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229|回复: 0

专业化管理—农电发展的必由之路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天数:1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92
  • 最近打卡:2023-10-07 22:20:36
发表于 2020-5-28 11: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河北保定

      去年以来, 江苏省电力公司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电管理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规范农电管理的若干意见〉 的实施细则》 等文件, 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农电集约化经营, 理顺管理体制, 防范经营风险, 促进农电事业的健康发展, 进一步提高农电的规范化、 专业化管理水平。 这就为农村供电所实施专业化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 应该说: 农电体制改革以后, 通过规范化管理供电所、 一流农村供电所、 文明供电所、 农电示范窗口的活动的创建,农村供电所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已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但是, 就目前江苏农电队伍总体水平而言还不能完全达到规范化管理、 专业化管理、 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农电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许多瓶颈的制约, 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最近, 笔者通过网上调查和结合本地区对农村供电所实施专业化管理的实践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农村供电所实行专业化管理是农电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 农村供电所实施专业化管理现状分析
1、 农村供电所人力资源严重溃乏。 首先, 人力资源在农电管理中结构不合理。 高层次、 高学历、 外向型、 复合型的高级经营管理和专业人才奇缺。 目前供电所主力依然是原电管站人员, 粗放型、 外交型管理的偏多。 其次, 员工平均受教育水平偏低, 以南通供电公司农电系统为例: 截止 2005 年底, 全市农电系统专科以上学历占农电工总人数的 3. 06%, 平均三个供电所才有一名大专以上的人员; 中专及技校生占农电工总人数的 7. 31%; 高、 初中生占农电工总人数的 89. 63%。 再次, 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人力资源在农电管理中的开发、 应用体系不健全, 绩效考核、 激励机制等方面不完善。
2、 农电职工的工作多, 压力大。 调查中我们发现, 农电职工普遍实行就近工作, 一直未能从 24 小时工作中解放出来, 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半工半农的味道。 加上目前的农村供电所由于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 实行的是一人多岗, 既是检修人员, 又是抄表、 收费人员; 既抓线损, 又抓安全; 施工检修、 抄核收、故障抢修, 什么都干, 又什么都不专业, 农电职工始终处在被动应付了事的状态,工作压力很大, 而与之相对应的, 主业人员的工种界定十分明确。 因此, 农电职工要想提高工作质量也显得力不从心。
3、 农电职工计算机应用水平跟不上专业化管理的要求。 随着办公自动化、物资管理系统、 农电管理系统、 营销信息系统的投入运行, 供电所的管理正逐步实行微机管理, 而农电职工绝大部分没有经过计算机专业培训, 缺乏计算机操作知识。 尤其是对于小规模的供电所, 人员本身就少, 具备计算机知识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工作量将会成倍增加, 农电人员长时间处于满负荷运转, 容易产生工作情绪和畏难情绪。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上一篇:国家电网公司农村供电所专业化作业组织典型模式
下一篇:关于“农村电力运检服务公司” 组建方案的报告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