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只因为爱
———优秀电工系列之一
前日,我因公出差到城北所太平寺电工组,遇见了组长唐贵斌及组员干福生。二人正在清点电费发票和现金,在说明来意后,我和唐贵斌聊了起来。
原来,他二人均不是当地人,家都距离电工组很远,每天往返都近两个小时,遇见天气不好,就更难了。当问及日常工作难度大不大时,唐贵斌这位三十多岁的汉子猛吸了口烟说:“难,说不难是假话,管辖面积大、用户居住分散、线路过长,抄表、维护、收费难度都不小,有时为了抄一个只有二十户人家的小村子的居民表,我们骑摩托要半个小时,路况也不好,往返一趟,腰都颠疼了!但话说回来,苦虽然苦,但是为我们农民服务,我们已干了多年,有了很深感情,虽然目前待遇和打工收入比要差些,但我们还是愿意在农电岗位上好好干!”
我们正聊着,门外进来了一女子,在一旁的小干笑着说:“呵,嫂夫人来视察工作了!”原来她是唐贵斌的妻子,姓赵,宜昌人,典型的土家族妹子。我惊讶不已,开玩笑说:“唐组长真了不得,竟然娶了个远路的媳妇,还是个漂亮的少数民族妹子!”唐贵斌笑而不语。刚好有人来找唐贵斌去帮忙,趁这空隙,我和小赵聊了起来。原来他俩是在宜昌打工时认识的,唐贵斌的勤劳朴实、聪明能干深深打动了这位土家妹子的芳心,她毅然决定和唐贵斌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共同生活。当问及为何愿意背井离乡来这里生活和对丈夫的工作有何看法时,这位土家妹子用不太纯正的黄州方言说:“为么事来黄州?还不是因为喜欢他这个人,觉得他诚实能干、*得住呗!至于他的工作,我也不了解,只知道经常深更半夜接到电话后就出去了,一搞就是一两个小时,回来没睡几个小时,天亮后又有电话来找他,基本上是天天忙,没怎么休息,家里的事基本没操心过。他每月的汽油费和电话费花了不少,有时还要为一些孤寡老人贴电费,总之我也没指望他拿钱回养家,我自己开了个商店,生意还可以,家庭开支还能维持,只希望他能做他愿意做的事情,每天都平平安安就行。这不上午打他手机不通,担心出事,就乘公汽过来看看,原来是手机没电了,没事我就放心了!”听完这些话,我顿时对这位土家妹子肃然起敬,没想到唐组长能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原来有这么个通情达理的好内助,多好的电嫂呀!
在回程的公汽上,我心里久不能平静。多好的电工呀,吃苦耐劳、风雨无阻却又无怨无悔!多好的电嫂呀,通情达理,看来好男人后面真的站着一位好女人!如果说当今时代,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会大声说,电工们和电嫂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勇于进取 挑战自我
____优秀电工系列之三
农电工作在同龄人眼里也许是不起眼的,但对于他而言,农电岗位是一份充满激情和挑战性的工作。虽然工作年限不长,但他竟然从事了外线、营抄和内勤诸多岗位的工作,并且都干得很出色,在众多农电工中是很少见的。他便是堵城供电所的一把好手——优秀共产党员谢明健同志。
谢明健同志是在进行农网改造时参加外线工作的。那时候他经常是以工地为家,天未亮就早早到工地施工,天黑才放下沉重的工具。在同事的印象中,小谢是个勤敏好学、踏实能干的小伙子。如今在区公司里提到他的名字,供电所长们都赞不绝口,都有将他招入麾下的想法,不过只是想法而已,因为堵城所所长可舍不得放他走,那可是一个工作充满热情和激情的小伙,他调走了就是所里的一大损失呀。
从事外线的小谢自2001年调到堵城所后,领导为他分配的是营抄工作,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他该如何把这份工作做好呢?什么都不懂的他拿着笔和纸到老师傅那里虚心请教,询问他们该如何管理台区,一遍又一遍的请教直到自己弄懂为止。老师傅们很为小谢的好学所感动,夸奖他说“现在像这样勤学好问的小伙可不多啦”。为了管理好台区,他经常沿着崎岖的小路,拧着包包,带着工具,一户户认真抄取数据,检查线路是否正常,一次又一次到用户家与他们沟通,尽早的回收电费。
就在他营抄各项工作熟悉后,由于供电所人员的调整,所长安排他从事微机管理和结算员工作,他心里却老大不愿意——因为那些工作大家认为是女人做的,而他一个大男人做感觉很没面子。他把他的想法告诉了所领导,让领导别让他去干这个(会丢脸的)。所长知道他的想法后,笑着对他说:“小伙子,坐在屋里做事的不是没用的,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再说你在外锻炼了这么长时间,对营销硬件知识也有了一定掌握,那么现在是掌握软件知识的时候,这样的安排其实是对你的锻炼,有利于你的全面发展,难道你还不明白吗?努力吧!小伙子,你会做得好的。”听完领导的话后小谢惭愧的低下了头,暗下决心要把新工作搞好.虽然只有高中水平且从未摸过电脑,但他没有畏惧。他打开电脑,对着电脑书用心地进行摸索.工夫不负有心人,没多久他便学会了电脑的基本操作。电力营销系统是个专业性很强的系统,一般人都很难说全面掌握。但小谢却创造了个奇迹。对于不懂的问题他一遍又一遍的请教别人,直至弄懂、弄通,就这样通过他的努力他终于熟练地掌握了系统的各个流程,有时还为所里其他人员客串一把师傅。但小谢并不满足于此,在以后的工作,他利用电脑进行了电子模板的设计,对于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的营业数据进行了归纳和统计分析,大大减轻了平常用电各类报表的制作时间和工作量。2006年公司实行台区精细化管理工作,为了尽早完成工作,他主动放弃国庆节等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地将近7000户的用电信息数据和每条线路的走向图都录入电脑,准确无误地完成初步数据录入工作,也在全公司各所中率先完成了台区精细化数据录入工作,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勇于进取、不断挑战自我是小谢同志的真实写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一次又一次高质量地完成所领导布置的工作,多次被评为区公司“优秀农电工”以及“市场营销科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标杆个人”等荣誉,成为了活跃在农电战线的排头兵
优质服务从“心”开始
---优秀电工系列之二
认识赵志军是很偶然的。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让人值得信赖的人。个子不高,胖脸,但行动却很敏捷。据说他在陶店供电所是个能人,一人担负了别人两倍的工作量,但却比别人干得出色。每月一千六百户的抄表收费维护相对于其他人的七百户的工作量不谓不大,他是怎么把工作搞好的?难道他有什么秘诀?带着这个疑问,我决定实地考察下。
到了陶店供电所,我以其他事由向所长请求到赵志军的辖区看看,得到了所长的支持。出了供电所大门,得到通知的赵志军早在那等着我了。我跨上摩托车,他却变戏法似的给我一顶安全帽,说:“戴上吧,挡风又安全。”戴上安全帽后我们便出发了,前往孙镇电工组。九月的天气确实怡人,不冷不热。摩托车中速行驶在田野小路上,红蓝两色安全帽随着路面起伏犹如两个跳动的精灵,我想画面一定很美。路上不断有农人停下手中活计向我们的小赵打招呼,有问电费数目的,有说过几天交费的,总之一路上不得不停下来几次以回答他们。在进入一个村子路口,迎面碰见一骑摩托车的男子,他看见我们立马停了下来,对小赵说:“不好意思,前两天到武汉进货去了,电费没及时交,明天我给你送去!”小赵说:“不要紧,我知道你有事情,电费我已经给你垫了,你啥时给我都可以,不急!”过了这个村子我好奇地问小赵:“这里人好象都认识你呀?”小赵说:“基本上每个用户我都上过门,对这些用电多的用户更是经常上门沟通,看看他们有什么需求可以立即解决。在农村搞优质服务说白了就是要在村里多转转、多串门、多沟通、多帮忙。要把心思花在我们自己辖区的用户身上,和他们混熟了,哪家的情况怎么样,自己心里就有底了。用户和你熟了,你平时帮了他的忙,他欠你人情还怎么好意思欠电费呢?通常我不去家家催,到时候到村里去,别人都会主动交费的;如果不在家我就先垫一下,暂时手头紧的,我也垫一下,哪个没有困难的时候呢?”当我问到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户”时,他说:“怎么没有呢,在农村这样的事情哪个电工都会碰到。我们都是乡里乡亲,七拐八弯大家都会扯上亲了,遇到了这样的麻烦户就看你自身硬不硬了。我有一个远房亲戚是个村干部,以为和我是亲戚又是长辈,两个月不交电费,我也给他上过门,做工作无效后,我只能抹面子停电了。当然电费还是收回了,可这亲戚也算得罪了。所以在农村搞电工,不秉公办事,电费是没法收!”
一路聊着,不知不觉我们到了孙镇街上了,在拐弯处,小赵停了下来,原来他发现路边有一块机械式电表倾斜很厉害。他当即喊来户主问是怎么回事,原来户主在街对面盖房子,结果电表被过街的临时导线拉倾斜了。他打开摩托车后备箱拿出工具,爬上梯子对电表进行了固定校正。临走时他告诫户主别再弄倾斜了,那样会导致计量不准确,会被视同窃电的。
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电工组,电工组大门上贴着一张纸,上面有该电工组成员的联系方式,星期一和星期五是小赵的班。小赵告诉我,他们一般是不会关机的,用户有什么事,只要一个电话,半小时后他们就能到现场。能马上解决的他们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会回所里请求支援。由于长期以来供用电双方关系融洽,用户很支持他们的工作,抄表收费的工作难度大大减小了。当被问及搞电工真实的感受时,小赵说:“当个电工是为乡亲们服务的,干一件事情就要做好,用心去做,做好每件小事情,将心比心,用户也会支持我们工作的。”
优质服务从“心”开始,优质服务从小事做起,这就是赵志军的工作秘诀,看来我这次实地考察是不虚此行了。
|
上一篇:营抄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下一篇: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