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413|回复: 0

油价上涨,物价上涨,为什么工资不涨 谁是物价疯涨幕后推手?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发表于 2012-1-9 11: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湖北武汉
油价上涨,物价上涨,为什么工资不涨 谁是物价疯涨幕后推手?

生活不下去了,郁闷,什么都涨了.唯工资不涨.
我们的工资啥时候能加点.
在这种物价与工资不成比例的情况下,
让我们还能怎么生活.
生活费一紧再紧.
开支一缩再缩.
手机基本不用.
半月食一次荤.
现在连坐次公交车都成为一种奢侈
平头以成为披头.
冬天还穿着夏装
我只想呼吁.
控制物价通货澎胀
让那些拿着一点点微溥工资的人能有条活路.
因为,每个人都得生活.
领导,你们的眼光,不能把大城市的生活标准来看待一个小城.
那是因为.你们大城市的工资标准是我们小城的十倍.
而物价.
你们有宏观调控.
而我们,
我们有啥.
我们只还剩下一口气,
吊在那里,
呼出的多,
吸入的少.
我们以经再经不起折腾,
那是因为我们贫穷.
房价.物价.肉价.油价.哪价都涨.
唯有我们的工资.停留在十年前的标准.
生活是美好的.
现实是残酷的.
每个人享受生活的标准都应该平衡.
尽管你富贵我贫穷.
控制一下飞涨的物价吧.
前段是“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这几天又迎来了“糖高宗”、“油不得”。在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说不定哪一天一觉醒来,普普通通的白菜和萝卜,也会一夜之间变成“白内涨”、“萝你命”
谁是物价疯涨的幕后推手?

文/羊城晚报记者许悦 图/采采

各种规格的食糖价格全面上调13%,创下了近20年来的新高;食用油涨价近20%,30万吨储备油紧急入市;瓶装气一夜之间涨价10%,加价幅度前所未有……最近一周,物价的疯涨幅度让人咂舌。
可以说,再没一件事能够紧紧牵动上至高层决策者,下至普通家庭主妇的心。今年以来的食品普遍涨价,先是“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这几天又迎来了“糖高宗”、“油不得”。在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说不定哪一天一觉醒来,普罗大众的白菜和萝卜,也会一夜之间炼成“白内涨”、“萝你命”。
但当我们试图找出今年物价上涨常态化的幕后推手时却发现,如今任何一种东西的涨价,都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供需变化使然,货币因素、全球一体化、极端天气,无论哪一环都具备对物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威力。“多米诺效应”之下,食品价格的高歌猛进不断推动CPI节节升高,进而拉动中国快速进入高成本时代。
虽然官方一再否认物价上涨引发通胀的恐慌,但19日央行的突然加息,都被普遍认为剑指通胀。21日公布的CPI高值,也再次印证了食品涨价的巨大推动力。毫无悬念地,“涨价”势必成为2010年最红的关键词。
幕后推手1
资本推动物价暴涨
■太子参半年多涨幅高达500%,游资介入是主因
游资,是指为追逐高额利润而在各金融市场之间流动的短期资产,这一经济学领域的术语,今年以来占领各媒体要闻版首,只因它炒出了“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
单以中药材为例,今年以来七成以上中药材的批发价已经有60%左右的上涨,价格变动已经成为近期药材市场常态,这跟往年药材市场价格的波澜不惊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中太子参的涨幅最为疯狂。
羊城晚报记者21日从广东价格指数平台看到,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太子参的最新批发价是372元/公斤。但据广州市药材公司介绍,今年3月份太子参的收购价还仅仅只是60-70元/公斤,最近价格一直在360-370元/公斤徘徊,半年多涨幅高达500%左右。
从使用途径上来看,太子参并非一种主要使用的原料药,目前国内主要是江中制药集团生产的健胃消食片类药品,是该品种的主要使用方,其他使用途径相对比较零散,为何价格会出现如此大的波动?
广州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外来资金的介入是重要的原因。“目前国家连续调控楼市,不少热钱涌入中药材市场进行炒作。如今年5月,三七的价格暴涨便与游资炒作有很大关系。一些野生的、用量小的小品种药材由于气候原因,产量较少,在目前还没有人工培育成功和推广的情况下,价格一直呈上升趋势。而一些用量较大的大品种受到气候影响,产量和库存快速减少,更是给外来资金炒作创造了可能。游资投入到中药材市场,对价格上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药材市场先后被资金介入过的品种有枸杞、党参、当归、黄芪、香料、辣椒、三七、田七、太子参等。”
事实上,远如前两个月疯涨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近如最近一周的食用油、LPG暴涨,今年以来几乎所有物价上涨,都越来越多地表现出金融属性,这跟近两年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大有关系。
最近两年,中国新增贷款17.3万亿元,如此天量的钞票进入到市场,必然要寻找出路。2009年股市翻倍涨幅和大量成交量消耗吸纳了大量货币流动性;2010年第一季度,楼市的暴涨吸纳了部分流动性。但是现在,国家对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进行调控,大量流动性资金抽出,将目光瞄准了农产品、资源等实物产品。
国际市场也是如此,2007年至2008年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严重脱离基本面大涨大跌,一样是国际投机资金在兴风作浪。尤其是在通胀的预期下,对大宗农产品的投资甚至投机,成为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
幕后推手2
物价上涨进入全球化时代
■中秋节后广州市食用油价格就涨得非常明显,散装批发价格平均上涨12%-20%,皆因我国是世界豆油进口第一大国
在全球化时代,由于贸易的存在,物价的上涨也是一种全球化的现象。如即将迎来新一轮价格上涨的食用油,价格暴涨的根本性原因,就是因为我国是世界豆油进口第一大国。
21日羊城晚报记者在广州天河北百佳超市看到,仍在做促销的食用油数量已经非常有限,价格优惠也很少,如金龙鱼4升调和油原价是44.8元/瓶,促销价仅为41.9元/瓶。要是在往常,食用油促销一般都会便宜个近10元。
广州市物价局给记者发来的监测数据也显示:中秋节后广州市食用油价格就涨得非常明显,其中散装批发价格平均上涨12%-20%,豆油、调和油、棕榈油每吨均上涨1000元左右;小包装食用油批发价格亦全线上涨,上涨幅度达10%-15%。如鲁花花生油5升由88元升至95元,升幅8%,致美斋调和油5升由45元升至48.5元,升幅8%。但批发商表示,目前都是暂时价,待库存销售完,价格可能还要上涨。若是按供应商目前报价,鲁花花生油5升批发价应涨至99.5元,致美斋调和油5升批发价应涨至52元。
虽然目前批发价格涨幅并未完全传导至零售市场,但广州的农贸市场、超市等终端食用油价格已陆续跟涨。21日在广州的农贸市场,胡姬花花生油5升已由83元涨至88元,涨幅6%,金龙鱼调和油由55元涨至59元,涨幅7%。
记者从广州市物价局确认到,多家超市已陆续收到鲁花、金龙鱼、福临门、鹰唛等品牌的涨价申请,要求调和油涨幅10%-20%,花生油涨幅10%-15%。不仅如此,随着食用油消费旺季的到来,预计年底前广州市食用油的价格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为何食用油突然之间涨价这么厉害?广州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分析表示:首要原因就是大豆进口价格持续攀升。我国是世界豆油进口第一大国,每年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进口量均居世界第一。我国豆油主要来源于美国、阿根廷,棕榈油来自马来西亚,国内食用油价格直接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美国农业部10月报告大幅调降2010年美豆产量预估,而拉尼娜气候对南美大豆生产的潜在威胁也令人担忧。在吃紧的全球供给形势下,强劲的出口需求,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大量采购势必为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提供助力,市场对大豆价格看涨的心理明显。我国进口大豆均价自今年7月份以来已经保持了3个月的上涨态势,导致食用油价格上涨趋势明显。
在广州市上周一夜之间调价10%的瓶装气,暴涨的背后也脱不开全球化的关系。
记者从广州市物价局了解到,从7月中旬至上周,广州的瓶装气价格一直维持在百元以下,最低92元/瓶,直至10月14日,广州燃气公司和喜威(原振戎)燃气公司的瓶装气零售价为99元/瓶。但从15日开始,一夜之间,喜威燃气公司的瓶装气价格突然从99元/瓶升至108元/瓶,一下子涨了9块钱,调价幅度之大前所未有。而广州燃气公司也应声在18日调高价格至102元/瓶。
对此市物价局表示,这是因为近期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格相继上涨,从而带动液化气批发价格的上涨。
广东油气商会燃气部部长庄荣金认为:“珠三角地区进口气大库挂牌价格已经上升至每吨7050元,半月上涨近千元,此轮价格上涨速度之快,涨幅之大较为罕见。”“首要原因是国际成本飙升。纽约油价10月份冲破了80美元/桶平台并继续盘踞至今,给了市场莫大的心理支撑。中东LPG出口市场持续升温,直接刺激了进口商大幅提价。随着冬季LPG消费高峰的到来,国际LPG出口成本仍将有进一步上扬的可能,直接刺激国内价格上涨。因此,第四季度要有迎接高气价的心理准备。”

幕后推手3
极端天气拉高物价
■受极端天气影响,今年俄罗斯粮食产量预计将下降超过30%,德国小麦将减产20%,加拿大小麦将减产17%
对比其他农产品,粮食价格之于物价的重要稳定作用,犹如深海中的定海神针。因此一直以来,粮食价格受国家半控制,要遵循调周期和调价率,不能随便涨价。
2009年稻谷的收购价格为每斤0.9元左右,今年已经涨到了每斤1.2元了,粮食企业扛不住了,7月份我国粮食价格同比就上涨了11.8%。记者从华南粮食交易中心了解到,近期广东港口稻米价格稳定在较高位水平,其中早籼米报3020元/吨,两优培九报3960元/吨,东北粳米报4080元/吨。
但粮食涨价并不只是中国的“国情”,全球粮价一起进入了高价时代。因为极端天气席卷全球,世界主要粮食产区均减产了。今年,由于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德国、澳大利亚等世界主要产粮区遭受旱灾,致使粮食作物特别是小麦作物大幅减产。今年俄罗斯粮食产量预计将下降超过30%,德国小麦预计将减产20%,加拿大小麦预计将减产17%。
中国的气候也极不稳定。2010年年初,西南部出现特大旱灾,北疆地区出现暴雪,华北遭遇低温,南方则出现严重洪灾。5月以来,山西北部又出现5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如此频密的自然灾害超出人们预期。
不过中国农业部网站发布公告称,随着中央扶持晚稻和秋粮生产的政策措施的迅速落实,加之8月中旬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南方晚稻和东北水稻生育进程加快,部分弥补了前期生长量的不足。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首席分析师胡锋也表示:“在粮食连续六年增产的基础上,今年夏粮又取得好收成,总产达2462亿斤,虽比上年略有减少,但仍是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其中,夏粮的主要品种冬小麦产量还高于上年,实现了连续第七年增产。”
除此之外,上周价格全面上调13%的食糖,后市如何也将看天而定。因为国内少量的食糖产量增长,难以弥补国储糖和工业库存下降带来的供需缺口,而若大量进口则又可能给本已上涨的国际和国内糖价火上浇油。此外,今年是拉尼娜天气多变和多灾的年份,一旦再次出现灾害性的天气,将给食糖供应和糖价增添不确定因素。近期海南连续大暴雨,台风“鲇鱼”可能袭击中国主要甘蔗种植区广西,也将给新榨季食糖供应添加新的不利因素。

部分物价上涨只是理性回归
众多物价的集体上涨让工薪阶层大呼吃不消,但在专家看来,部分物价的上涨却是理性的回归。
如受国家粮食价格调控,我国的粮食价格长期低于国际粮价。由于粮价长期偏低,近年来化肥、人工等成本不断上涨,加上粮食生产易受气候、水利、虫害等因素影响,导致种粮长期平均收益偏低,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对于今年以来中药材的疯涨,广州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中药材的价格回归价值。我国农产品长期存在剪刀差,中药材作为一种农产品,多年来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导致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日渐消退,造成中药材种植面积锐减。当前中药材的价格上升可以看作是一种价格向实际价值的回归。”
以太子参为例,它是两年生药材,多年来一直处于较低价位,2009年底的价格仅为30元/公斤,长期低价大大损伤了种植户的热情,种植量大幅下降。而今年年初以来的干旱、洪水等气候反常,更加剧了产量的降低,据估计,今年太子参的产量比去年降低了30%-40%,这无疑给游资炒作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上一篇:一个叫黄陂的地方
下一篇:农电工的感想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