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址: ndzc.com.cn
  • 快捷的农电投稿系统,支持用户自助投稿,农电工交流网。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750|回复: 0

河北南网110kV变压器保护技术规范出题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发表于 2011-10-7 14: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河北保定
1.1 按双套配置主后一体的差动保护和后备保护。两套保护取自不同的TA圈,各侧TA二次应星接。
1.2 后备保护一般应与差动保护共用开关外附TA,不推荐使用变压器套管TA。
1.3 高、中、低压带多分支时,各分支开关的多组TA的二次线圈应分别接入保护装置。差动保护宜考虑5侧分支。
【释义】有些装置不能满足多侧分支,采取将几组TA外部并联后接入保护装置的办法,实践表明易导致误动。差动保护宜考虑5侧分支主要针对扩大内桥接线变电站的中间变压器保护不好配置,对于标准的两卷变压器,差动保护可以减少分支。
1.4 中、低压侧TA应安装在主变中、低压侧开关和母线侧刀闸之间。高压侧桥联开关宜在两侧均配置TA。
【释义】为使差动范围尽可能大,各侧TA布置应满足差动的需求。为了消除母线故障死区,高压侧桥联开关宜在两侧均配置TA,若为单侧配置应至少有5组保护二次线圈。
1.5 高压侧TV应按母线配置,中、低压(含分支)TV宜按母线配置。
【释义】中、低压含分支时,为了后备保护的独立性,TV宜按母线配置;若按母线配置有困难时,也可在分支前配置一组公用TV。
1.6 变压器高、中、低三侧绕组接线、接线方式钟点数可以整定选择。
1.7 高压侧后备保护应考虑各分支二次电流在装置内部合成,按一侧后备保护考虑。中、低压侧按分支配置后备保护。
1.8 主变各侧分支数由定值或控制字选择,不用侧或不用分支的后备保护功能退出、定值不需整定。
1.9 配置可靠的TA、 TV断线判断告警功能。高压侧TV断线时,不开放高压侧后备保护的复压元件,高压侧后备保护经其它侧复压闭锁;中、低压侧TV断线时,只开放断线侧后备保护的复压元件。
【释义】高压侧与中、低压侧TV断线后处理逻辑不一致,主要考虑与各侧后备保护复合电压闭锁逻辑统一,保证在110kV变压器任一侧发生故障时中、低压侧复压元件可靠开放。
1.10 不设置电压投退压板。某侧TV退出时,按TV断线原则处理。
【释义】为简化接线,减少运行人员操作。当中、低压一侧TV检修时可能导致本侧后备保护动作,只要注意控制负荷电流且中、低压侧出线保护无异常,一般可以避免。。
1.11 装置应尽可能利用交流量判断保护的状态,尽量减少输入开关量的数量
【释义】为简化接线,提出尽量减少开入量,但不应当因此而降低保护的可靠性。
1.12 装置电流采样精确工作范围至少应在(0.1~30)In间,In为装置额定电流。
1.13 装置在运行状态下进行正常操作(如打印、查询、信息外传、复归信号等),不应影响保护的正常运行,也不能因此丢失保护的数据报告。特定操作影响保护运行的,必须特别标明。
【释义】运行中发现某些装置在打印、信息外传等操作时,保护装置出现异常,特做此规定。某些装置规定复归信号的操作顺序,也是不当的。
2 保护出口原则
2.1 后备保护各时限出口均应通过控制字选择。
2.2 保护装置应提供闭锁各侧备自投接点,闭锁各侧备自投出口通过控制字选择或装置固定开出,每侧应提供两付接点,且宜经硬压板控制。
【释义】高压备自投要适应线路互投和桥联两种自投方式,相应的闭锁逻辑也不相同,所以考虑通过硬压板选择。
2.3 闭锁每套备自投的出口继电器应独立,且不得与跳闸出口继电器共用。闭锁备自投逻辑要求:差动保护只闭锁高压侧备自投;后备保护(含间隙保护)跳主变某侧开关同时闭锁该侧备自投。后备保护仅跳某一分支时,不闭锁另一分支备自投。
【释义】以上闭锁备自投逻辑要求主要针对装置固定开出情况,通过控制字选择时高压侧后备保护可只闭锁高压备自投,中、低压侧后 备保护可各时限均闭锁。
2.4 中(低)压侧有并网线路时,保护出口跳主变某侧开关同时跳开该侧并网线路。
【释义】跳开并网线路是为了备自投成功。
3 纵联差动保护
3.1 稳态比例制动的差动保护,起动定值不宜低于0.4Ie,制动特性的拐点电流不宜高于Ie,差动速断定值不宜低于4Ie。
3.2 两套差动保护应采用不同的涌流闭锁原理。
3.3 TA断线一般不闭锁差动保护,但应发告警信号。
【释义】考虑TA断线或短路应属于比较严重的回路故障,如果差动保护跳闸也无可厚非。有些保护装置可选择大电流不闭锁,小电流时闭锁,推荐采用。
3.4 区外故障导致TA饱和时,差动保护应能可靠不动作。
4 110kV后备保护
4.1 配置一段复合电压闭锁的无方向过流保护,按躲变压器额定电流整定,时间与中、低压侧后备保护配合,一时限跳各侧(包括分支)。复合电压闭锁元件取三侧电压的“或”逻辑。
【释义】与现行原则一致。对中低压有电源的联络变压器,不配置对110kV母线有灵敏度的保护段,是考虑靠解列保护解除中低压电源线。
4.2 配置一段一时限无方向零序过流保护,跳高压侧开关,TA取自变压器中性点TA。
【释义】主要考虑到个别环网变电站,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需要配置零序过流保护。目前均已配备。
4.3 配置间隙保护,包括间隙过流和零序过压,整定上应考虑间隙的不稳定击穿。间隙过流TA取自中性点TA,零序过压取自开口三角电压。第一时限跳需要跳开的电源线,第二时限跳变压器各侧。
【释义】间隙保护要考虑间隙的不稳定击穿,一些保护采用间隙过流和零序过压动作短时保持的方法。
4.4 配置过负荷保护,延时发信号。
4.5 配置过负荷闭锁有载调压功能。
4.6 配置过负荷起动通风、油泵功能。
5 中、低压后备保护(分支1、2同)
5.1 配置两段复合电压闭锁的无方向过流保护,每段三时限。第一时限跳分段,第二时限跳本侧,第三时限跳各侧。复合电压闭锁元件取本侧电压。每段是否经复合电压元件闭锁可经控制字选择。
5.2 配置一段一时限母线充电保护,跳本侧开关。充电保护可以通过硬压板实现功能投退。
【释义】母线充电保护相对后备保护而言更简单更快速,在母线由检修转运行中可临时投退。
5.3 配置零序电压保护,延时发信号。零序电压宜采用自产电压。
5.4 配置过负荷保护,延时发信号。
6 非电量保护
6.1 非电量保护按单套配置。
6.2 非电量保护出口应具备闭锁高压备自投功能,经硬压板控制。
6.3 非电量保护不采用就地跳闸方式时,非电量保护装置及其回路接线必须采取完善的抗干扰措施,包括接口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动作功率、引入电缆的排列布置及屏蔽接地、抗干扰电容的接地工艺等,防止直流系统、地网系统等对非电量保护干扰造成保护误动。
7 组屏
7.1 变压器保护应合理布置,两套电量保护各上一面屏,各侧开关控制电源应独立,操作箱中各侧的跳闸及信号插件应独立。
7.2 压板的设置应按照实用、简化的原则进行,不要求每段每时限均设置跳闸压板。间隙保护软、硬压板均应设置。
7.3 变压器保护,各组电压量N600的接入均宜分开。开口三角电压与本侧相电压的N600的接入也要分开。
【释义】考虑到TV接地点设置的方便,各侧电压量的接入,N相均宜分开,这既是对组屏设计的要求,也是对保护装置的要求。
8 检测与记录
8.1 保护装置应对输入的电压、电流量进行全面检测,包括三相对称性、三相平衡度、相序、各相相角、差电流等,并能查询、打印。
8.2 保护装置在采样数据异常时,不应误动作,并在异常数据达到一定数量时给出告警信号。
【释义】采样数据异常时,保护应能检测并记录,在一定时段内频繁出现断续的异常数据时,也应当告警。
8.3 装置应对输入的开关量信号进行智能检测,变位(如投退保护功能)时,要有相应报文和事件记录,必要时给出告警信号。
8.4 所有装置异常、装置故障告警信号应能起动中央信号,并可通过信息接口外送报文。
【释义】目前有些异常信号仅给出报文,不利于现场人员及时发现、处理。
8.5 装置应记录保护起动前(至少20毫秒)及起动后交流采样数据、开关量(输入和输出)状态及事件、定值、内部元件动作过程等,并可通过后台软件下载所有相关数据进行离线分析、重演。装置至少应能保存10次动作和10次仅起动未出口的全部数据。
【释义】对装置内部动作行为的录波要求。要求至少10次动作录波,是为防止频繁起动对数据的清空,另要求10次起动数据一般可满足对故障分析的要求。9 与监控系统的配合
9.1 装置除打印、调试接口外,至少还应设立一个通信接口,用于监控系统的组网,用户可选择使用RS-485或以太网络接口。
9.2 装置应支持“软”压板功能、远方切换定值区功能、远方修改定值功能、远方复归功能以及远方查看定值、交流采样、开入量状态、动作报告、保护状态功能。“软”压板功能、远方切换定值区功能、远方修改定值功能应能在就地分别设置为是否可用。
【释义】按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保护信息子站的要求,远方功能必须配置。但“软”压板功能、远方切换定值区功能、远方修改定值功能属于能改变保护运行状态的操作信息,必须强调其可靠性。
9.3 装置无论是否与监控系统进行连接或信息交换,均不得影响保护的安全性和可依赖性。
【释义】信息接口是否连接,是否进行信息传输,包括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均不能牺牲保护的可靠性。
9.4 装置应能设置为“检修状态”。“检修状态”时,装置不通过信息接口向监控系统发送相关信息,但装置本地功能,包括出口、显示、打印等不受影响。




上一篇:220kV变压器保护技术规范
下一篇:河北南网110kV变压器保护技术规范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对联广告左
对联广告左
返回列表